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观园在《红楼梦》前 80回中是一座充满象征意义的园林 ,对结构也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一个理想的家园 ,又是整座叙事大厦中的一条主要梁脉。但是在后 40回续书中 ,大观园失却了精神意义 ,审美情感化为乌有 ,结构上也变得支离破碎。前后比较 ,显现了两位作者创作理想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董迎春的诗歌当中充满着对故乡的爱恋,这是他的梦境;也充满着对世俗的愤懑,这是他的醉境。不过他的诗歌梦境与醉境并没有截然分开,他的情绪总是在梦境与醉境之间挣扎。  相似文献   
3.
梦是古典诗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范畴。在具体的诗词作品中,其表现形态尽管纷繁复杂,但仍严格遵循着文学表现现实的基本原则,即对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一点,从古典诗词梦境的具体营构方式和相应的情感抒发模式上可以分明见出。因此,当我们解读古典诗词的梦境时,就不仅是在探寻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是在还原那一个个独特的时代,而这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及艺术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聊斋》人幻出幻艺术表现为:设置出入幻的因果关系,使幻境的设置真实可信,淡化出入幻的痕迹,使现与幻境,本体与幻体相渗相融,天然无痕,世情化,世俗化处理幻境情节,。达到幻而不幻,从而为神经怪题材世情化的创伤开创了新路。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在小说的关键部位用女娲补天造人,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绛珠还泪三则神话暗示了《红楼梦》的立意和统贯全书的主题。这三则神话共同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作者用这三则神话突出表明,在这个特定时期,具有女性特质的文化相对于具有男性特质的文化的优越。  相似文献   
6.
杜甫后期致力于抒情诗形式的研究,力图创造诗歌独特的语言,表现诗歌独特的境界。古今时空交错,语法服务于感受,是杜律的重要创造。杜律的“逻辑”与“秩序”是:以情感生命的起伏为起伏,极力追摹生命的节奏,让诗的形式之律动与人的内在生命之律动同步合拍,由此焕发出诗美。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与秦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第五回作者以秦观的字“太虚”称幻境,意在暗示秦观心性思想与“太虚幻境“陆质内涵的关联;二、小说中有秦观后裔无锡秦家的影形;三、秦观的诗词对《红楼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野草》研究已长达半个多世纪 ,但对《野草》中有些篇章的题旨、意境和细节等的理解 ,出现了很多分歧和错误。本文试图通过对《野草》研究分歧大和误解多的原因的探讨 ,提示以后的研究者不再重蹈覆辙 ,开拓一条《野草》研究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步虚词”的创作源远流长、流播广远,至李唐王朝汪洋恣肆、蔚为大观.唐代文人创作大量“步虚词”,作品流露出了作者丰富多元化的情感意趣和文学创作的审美情怀.唐代“步虚词”创作,与当时文人士子的生命感悟意识和佞仙批判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邯郸记》是"临川四梦"中仅次于《牡丹亭》的又一杰作。在《邯郸记》中,汤显祖把他描写梦境的艺术发挥到美妙绝伦的地步:他既写出了具有哲理意味的人生之梦,也写出了带有宿命启示色彩的神秘梦境。《邯郸记》无疑是汤显祖几十年宦海生涯的总结。剧本借卢生醉生梦死的一生直接暴露与鞭笞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朽,堪称晚明时代的官场现形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