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芬太尼和异丙酚在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高血压患者应用芬太尼、异丙酚施行镇静无痛苦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将112例患者(A组)给予芬太尼-异丙酚镇静麻醉,另外108例患者(B组)常规操作.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SDNN均降至正常范围,100%患者认为无痛苦,愿意接受复查,B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SDNN下降,54.5%患者感觉不适,不愿接受复查.二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检查中无明显变化.高血压患者施行镇静无痛苦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对患者全麻诱导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F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R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率(HR)、无创血压(SBP、DBP和M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记录入室后(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1min(T2)和5min(T3)时患者的HR、SBP、MBP、DBP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诱导前后自身比较,在插管后1min时,F组患者的HR、SBP、MBP、DBP各数值均显著上升,同时R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R组患者T1、T2、L时的HR、SBP、MBP、DBP均显著低于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芬太尼,瑞芬太尼可显著抑制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探讨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subcutaneous analgesia,PCSA)用于晚期癌痛的可行性。选择晚期癌痛病例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为口服吗啡组,Ⅱ组为芬太尼贴剂组,Ⅲ组为舒芬太尼PCSA组。分析治疗一周内视觉模拟评分(VAS),便秘、恶心呕吐、爆发性疼痛次数,病人家属满意度等五项数值差异。结果显示,三组在同样剂量递加的基础上,Ⅲ组VAS评分低于Ⅰ、Ⅱ组(P<0.05)。结果表明,舒芬太尼PCSA在晚期癌症镇痛效果好于口服吗啡和芬太尼贴剂,便秘、恶心呕吐、爆发性疼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氯胺酮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婴幼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氯胺酮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20例),Ⅱ组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20例).术中连续监测HR、MAP、RR、SPO2并分别记录,观察患儿苏醒时间及有无并发症.结果:Ⅰ组患儿切皮时、手术5min、10min及术毕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诱导前相比元明显变化(P>0.05),术中未出现低氧血症,呼吸道分泌物少,苏醒后有1例哭闹,余醒时平稳;与Ⅰ组相比,Ⅱ组切皮时、手术5min、10min及术毕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增高,与诱导前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术中有1例出现呼吸抑制,经面罩吸氧后缓解,有4例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所有患儿苏醒时间均长于Ⅰ组,且有哭闹现象.结论:在婴幼儿短小手术中应用氯胺酮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少人工流产手术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探讨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药物.方法:分A、B两组.A组:术中用异丙酚100—150mg 芬太尼O.1mg静脉注射.B组:用异丙酚200mg静脉注射.两组同时观孕妇术中、术后的反应.结论:异丙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能减轻孕妇人工流产的痛苦,预防人流综合症的发生,且能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还可减轻术后宫缩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