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卉"和"森"在《说文解字》中的归部问题,学术界有些争议。对这两字的形义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卉"的字义更偏向于"艸"、"森"的字义更偏向于"林",故分别归入《艸部》和《林部》。可见,它们的归部原则是字义所重。  相似文献   
2.
汉字的字形十分复杂,字形不同的几个字有可能是同一个字,而字形完全相同的有可能不是同一个字。因此,有必要对"同字"做一个界定。本文提出了以音义为基础的方法来界定"同字",认为凡是字音字义完全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觉符号均可视作"同字",并在此基础上以几种典型的字际关系(如异体字、繁简字、假借字、同形字及同义换读)为材料来论证这个定义。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语言之间存在大量的同形汉字词.其中,一部分同形词词义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使用时最易引起误用.本文拟从词义对同形类义词进行分类,并对同形类义词使用上出现误用的原因从社会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社会体制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期对日语学习者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4.
日汉两种语言存在许多同形异义词,对这些词不加以区分的话,就不能正确理解日语,给语言交流带来阻力,因此有必要对日汉同形异义词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5.
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对比法是促进外语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汉日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汉字,所以将其进行对比显得更加有意义。而且正是由于汉字的存在,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汉日同形词的过程中容易望文生义而造成误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基于《香港社区词词典》里收集的香港社区词,通过香港社区词在当代汉语流通语料分类词库的交集映射,探讨香港社区词的构成理据以及在内地的认知与传播情况。结果表明,社区词与通用词之间具有构词理据的一致性,通用词的社区词化符合语言发展的"应用规律",互联网是香港社区词向内地传播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
关于多音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中一字多音现象的存在是人们经常读错字音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强教育,提高人们的语言文字素质外,对多音字的进一步压缩也势在必行。根据多音字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的不同读音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同功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合并或精简。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日本文字的综合考察,指出日本文字是如何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当代日本汉字与当代中国汉字的异同点;以及日本文字的读音规则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语言间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汉字词。其中,一部分同形词词义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使用时容易混淆,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就汉语词义多于日语词义的中日同形近义词进行分析,供日语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间的友好往来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两国之间多年的文化交流,使中日两种语言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日本从汉语中引进大量汉字、汉语,在使用中慢慢变成日语。同时,中国在近代也借用日本人创造的汉字成语。这些同形词有利于两国的文化交流和语言的学习,但由于其中一部分同形词的词义、用法等的差异,阻碍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学习。因此本文主要以《罗生门》为题材,具体分析文中的中日同形词,并将其划分为三类:同形同义词、同形近义词和同形异义词,举例分析并比较它们的不同。最后提出在学习中避免对中日同形词误解误译的对策。本文的中日同形词是指中日两国语言中现在仍在使用并存在借用关系,且不考虑简体字与繁体字差异的双音节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