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论点,马克思认为人的理想状态是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个体人的生存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因此,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有力推进,同时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对今人迫切的心理愿望和生存现状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2.
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对自身与他人教育经验的借鉴与升华形成的客观知识,对于提升教师职业专业化、增强教师主体性存在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理念性存在的前提下,对现行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行批判,且以其主体——教师为视角对其开展全新研究,并积极探索立足于生活、建构、理解、实践基础上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以空间化作为新的叙述方式和理论转向,对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内涵、发展过程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主要围绕资本化、全球化、城市化和人学四个视角来阐述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资本化是主导力量,全球化是催化剂,城市化是表现形态,人学是落脚点。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指导我国现实空间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认为,当前国内马克思社会空间研究尚未形成独立的研究体系,仍然面临缺乏理论自主,缺乏跨学科和整体性探讨,尚未涉及社会空间相对独立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人致力于自身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教育是什么”这一教育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可以进一步还原为“人是什么”的人学问题。从教育思想历史演进的脉络可以看出,人学视域中“人是什么”的历史性理解是“教育是什么”内涵确认的思想根基,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学思想决定了教育思想的分别。本文试从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家的人性观出发来进一步审视教育本质认识的人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榜样认同在本质上是对特定人物特定行为所代表的价值理念的认同,价值理念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揭示和理性建构,而人的存在具有动态过程性。所以,在榜样认同问题上,人学主体论视角、价值关系论视角以及过程生成论视角是基本维度。在人学主体论视角下,榜样认同的主体包括个体主体和共同体主体,两者的存在都需要榜样认同;在价值关系论视角下,个体主体与共同体主体之间的价值理念既具有异质性又具有同质性,两者的存在需要它们之间价值理念的同质耦合;在过程生成论视角下,主体的人是随着自身价值理性动态发展而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其超越性生存之维的,所以,标志着价值理念及其建构样态的榜样认同也需要随之革新、获得时代性的内涵和表征。  相似文献   
6.
萨特的人学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对应而提出来的具体的理论形态,并经历了从人学本体论到人学的困惑与转折再到历史人学三大步骤。萨特的历史人学缘起于填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构建方法是其所谓的“人学辩证法”,体系包含着双重结构与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