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905篇
科学研究   24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73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an increased reliance upo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is currently transforming the very foundations from which teacher subjectivities are constructed. Arguably though, the number of studies pointing to this risk or tendency is considerably larger than the ones theorising why this should be the case. Further,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nd teacher subjectivities is theorised,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th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re seldom brought to the fore. Based on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theoris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nd work through, by means of identifying, systematising and elaborating extant understandings of such mechanisms in the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referred to as the CMIS-framework) which suggests that one and the same performative technology may play many different roles, where each such role appeals to and works through a particular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mportantly,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that is appealed to, the CMIS-framework suggests that this will lead to teachers (un)consciously conducting particular forms of subjectivising work upon themselves, here referred to as compliance, mirroring, identification and self-realisation (CMIS).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外语界普遍认识到社会文化背蒂知识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了正确理解英语,并能与英美人进行得体有效的交际,大学生应对英美社会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本文将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以及文化导入的方法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3.
科技论文引言的内容与形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邓建元 《编辑学报》2003,15(5):347-348
科技论文的引言在文中所占篇幅很少,但其作用不容忽视。对引言所应包括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例举了它在化学化工专业论文中的常见形式,并指出了引言写作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认为编辑应重视并仔细审读引言的内容,进而指导作者按照要求写出完整的引言来。  相似文献   
4.
警体运动损伤预防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体育运动包含大量的技战术训练内容,运动损伤的类型特点与其他运动损伤差异较大。对其深入探讨有助于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成效。从警察体育运动的项目特点分析出发,探索性讨论在警察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一般性规律,提出运动损伤的具体预防机制,供广大警体教官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中国养兵、练兵之法,抵挡不住西方的船坚利炮,因而显示其落后性."知耻而后勇",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就成为全方位地向西方学习的突破口.西方兵操作为向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学习的一个内容,对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教育、体育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此,对西方兵操的引进及普及的动因分析,探讨西方兵操引进所产生的影响、有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足坛聘请外教、引进国外先进足球理念和技术的经验,分析当前的情况,提出要在聘请外教方面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多从长远发展考虑,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关键在初中学习阶段。而这一阶段中 ,关键又在于为初中生创造一个符合心理语言学模式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采用导读法达到这个目的 ,并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8.
依据教育建构主义理论与现实条件,基于视频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该教学模式通过四个步骤来实现: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分组讨论;师生点评;教师示范。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英语专业的语言教学中要导入文化教学,这在我国的英语教学界已经是一个不争的问题。但是,文化导入的层次及内容是什么?这正是目前广泛而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根据作者长期的教学实践,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针对新《大纲》的有关要求,就英语专业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层次及内容进行探讨,以便促进我国的英语专业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0.
高师《地球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地球概论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和课时少等特点,对该课程如何适应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入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重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单元测试、多媒体辅助教学、试题库建设、加强学生能力培养、重视教师素质提高等改革措施,使地球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