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9年在河南省西峡县、唐河县采集得到玉米穗腐病样品,样品经病原分离和单孢子纯化后,得到3个菌株Gz1、Gz2与Gz3(GenBank登记号分别为:HM769949、HM769950与HQ110051).在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rDNA-ITS序列分析,其结果表明3个菌株均与玉蜀黍赤霉菌(Gibberella zeae)有99%的同源性,用软件MEGA version 4.0构建基于r DNA-ITS序列系统发育树,3个菌株均与玉蜀黍赤霉菌在100%boostrap水平相聚于同一群;菌株Gz1、Gz2与Gz3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特征均与文献描述的玉蜀黍赤霉菌相符.为此实验选取了Gz1作为代表性菌株对玉蜀黍赤霉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禽流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主要引起禽类流感。1997年首次证明禽 流感病毒(A/Ho ng Kong/156/97)H5N1亚型可感染人,其后在我国内地、香港及荷兰等地又至少发生了5起禽 流感病毒的人间感染。目前,禽流感病毒正在我国及亚洲部分地区肆虐,已造成很大的经济 损失和社会影响,禽流感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新发传染病。本文拟就禽流感病毒的基 因特征、致病性及特异检测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水气单胞菌是近年来水产细菌病害学研究的热点.从致病性角度,研究者已经对嗜水气单胞菌完成了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嗜水气单胞菌的外毒素,蛋白酶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对宿主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嗜水气单胞菌的S蛋白对嗜水气单胞菌入侵生物体内起到保护作用:嗜水气单胞菌的W型微毛是其在动物体场中的定居因子.从免疫学的角度,研究者主要对各种苗苗、外毒素、蛋白酶、S蛋白及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各种动物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应答差异作了较多的研究,利用这些免疫学性质,也促进了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因子及其免疫保护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细小病毒MPV—Q株是从患病雏番鸭体内分离的一种致病性病毒。电镜及理化特性检查表明该株病毒属细小病毒,圆形无囊膜,直径在22—24um、对乙醚、胰蛋白酶、酸不敏感,对红细胞无凝集现象,对鸡、丽佳鸡、北京鸭、鹅无致病性。该病毒可引起雏番鸭发生以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Minks are raised in many countries and have transmitte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to humans. However, the biologic properties of SARS-CoV-2 in minks are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investigated and found that SARS-CoV-2 replicates efficiently in both the upper an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s, and transmits efficiently in minks via respiratory droplets; pulmonary lesions caused by SARS-CoV-2 in minks are similar to those seen in humans with COVID-19. We further found that a spike protein-based subunit vaccine largely prevented SARS-CoV-2 replication and lung damage caus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in minks.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minks are a useful animal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drugs or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 and that vaccination is a potential strategy to prevent minks from transmitting SARS-CoV-2.  相似文献   
6.
班节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hitespotsyndromebaculoviruses,WSSBV)感染胃上皮细胞,胃环肌和纵肌细胞,海绵结缔组织细胞;鳃下皮细胞;触角腺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上皮细胞,触角腺体胶囊上皮细胞;造血组织细胞;心脏心肌细胞,随体细胞,结统组织细胞;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神经膜细胞,神经细胞和球形细胞;甲壳表皮细胞、肌细胞.WSSBV对中肠和中肠育囊上皮细胞,肝胰腺上皮细胞,雄性生殖系统精原细胞,输精管上皮细胞等不敏感.人工肌注感染,WSBV有3d内可致斑节对虾90%,甚至100%死亡.感染斑节对虾鳃经电镜观察发现了3种杆状病毒,2种为无包涵体细胞核杆状病毒,其中一种大小为(119~136)um×(289~306)um,核农壳(98~105)nm×(265~272)um,另一种大小为(101~112)um×(391~420)um,核衣壳(78~85)nm×(276~298)um;1种为细胞质杆状病毒,大小为(102~112)nm×(326~340)um,核衣壳(71~78)nm×(306~308)um.  相似文献   
7.
鳖致病性细菌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鳖致病性细菌与病毒的研究进行评述:包括病原及其所诱发的疾病;当前颇具争议的焦点问题──细菌与病毒哪个是病鳖中主要的致病病原.并在建立致病性细菌与病毒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方面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8.
因病原微生物侵染导致的植物病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化学农药能够较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害,但其大量施用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污染。植物和病原微生物在漫长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互相识别、共同进化的机制。深刻理解农作物与病原微生物间的识别与互作分子机制,可以加快农作物抗性品种分子育种,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近十多年来,植物免疫识别和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并逐渐形成了植物与病原微生物分子互作的进化模型,这些成果为农作物的抗病性研究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功能解析奠定了基础,也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植物抗病性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思路。文章综述了植物先天免疫研究的重要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淋球菌孔蛋白对淋球菌的存活和致病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促进淋球菌入侵宿主细胞,调控细胞凋亡,影响补体激活途径,充当免疫佐剂。深入研究孔蛋白的免疫功能,对阐明淋球菌的致病机制及宿主抗感染免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