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963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2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寅恪唐诗笺证在20世纪唐诗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极其丰富的诗学价值。以诗证史是唐诗笺证问题意识的具体表述。因史释诗是陈寅恪诗的阐释学原则,包含着三个相关要素,即诗学立场、诗境观念以及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2.
陈梦家是后期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情感。二、构思精巧,想像丰富,比喻新奇。三、追求诗歌的内在意蕴美。四、强调格律与情绪相契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增加理论课教学、改进素质教育),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坚持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为发展方向,提出合理的教学改革模式,推动和促进高校体育健康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唐代体育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人们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体育场面,生动传神的体育人物形象,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唐代体育生活画面,体现了大唐民族高涨的体育热情,高超的体育技巧和激昂奋进的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体育解说的萌芽、中期、发展3个不同历史阶段背景梳理,就上述阶段我国代表性体育解说员的专业能力与贡献做出评价。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检视不同阶段伦理素养对体育解说员的作用影响。研究认为,萌芽阶段的操守规制伦理契合、中期阶段的专业素养伦理杂糅、发展阶段的个人修为伦理反思,是我国体育解说历史进程中的典型伦理特征呈现与概况反映。  相似文献   
6.
习作评语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是否准确,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紧扣大纲,结合课本,贴近学生,兼顾内容和形式写好评语。  相似文献   
7.
在宋代时期,很多词人创作了大量以悲秋为主题的词作品。本文,对以悲秋为主题的宋词的情感模式进行解读,阐述了这些"悲秋词"的形成进行探源。  相似文献   
8.
盛唐边塞诗歌是盛唐文学积极进取精神的唯一承担者,它的繁荣在于边塞诗人的入边、游边和使边,其外敛的意识是儒家"兼济天下"胸怀的完美演绎。盛唐边塞诗更能反映、体现出"盛唐气象"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诗歌属于文学体裁的一个分支,讲求音韵、形式和意境,因此很难被成功地传译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文化翻译观的领军人之一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认为诗歌翻译是种子移植,其实质就是一种文化基因转换,即:将原语主要特征的文化基因片在译入语中重组并符合译入语的表达规范。以古诗《游东田》及许渊冲的英译本为例,从音韵美、结构美和意境美三方面来分析译文中文化转基因的成功体现。  相似文献   
10.
《诗经?小雅?鹿鸣》是一首宴饮诗,对于其主题的争论主要存在有美诗和刺诗两种观点,大多数学者认为刺诗之说不可取。从诗的内容、创作角度、以及创作形式3个方面入手,证明了此诗应为美诗,并得出《鹿》诗是西周中后期宣王时作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