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Humiliation and self-ridicule worked as surprisingly important tools of evangelical outreach in the first decades of the Franciscan Order (c.1210–50). According to early Franciscan texts such as the Assisi Compilation (c.1240s) and Jordan of Giano’s Chronica (c.1260), St Francis and his earliest followers sought to win supporters by stripping naked in public, mocking learned preachers and ludicrously imitating animals. Yet within a few decades of the founder’s death this type of humour had been erased from Franciscan texts. Chronicles now omitted references to Francis’s laughter, while humiliating behaviour came to be condemned by Franciscan preachers, chroniclers and theologians alike. From being a means of undermining dignity and reason, joking was now instead celebrated as a tool of upholding these very same values. Describing the nature of this shift, and contextualising it within the evolving institutional priorities of the Franciscan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Bonaventure (d.1274), this article will complicate debat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humour, while also reflecting on laughter’s role as a means of resistance to the significant social and cultural upheavals of the 1200s.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活动,作家与读者是话语活动的双方。作家与读者的关系在不同 的社会环境下有不同的关系形式。在新中国几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牧师 与信徒的说教关系;朋友与朋友的对话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销关系。  相似文献   
3.
评论界一般将20世纪40年代末作为界线,把威廉·福克纳的创作分为前后两期。福克纳前后期小说创作思想经历了三个重要变化:从表现传统价值世界的毁灭到努力重建价值世界的转变,从寄希望于宗教救赎到对人类自身信念的增强,从"写人物"到"写思想"。他在后期创作中表现出更积极、更乐观的人生态度,并表现出向思想性和道德说教发展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汉乐府到汉武帝时职能扩大,除掌宗庙祭礼外,还增加了采诗以观民风、制定历法等内容。乐府采诗其途径多样,其中,与经学博士“循行天下”,鉴观风俗相关。采入乐府的民歌经统治的改造,继承着《诗经》的政教传统。  相似文献   
5.
唐朝是中国通俗叙事文学的成熟期,叙事作家自觉为“文”意识的觉醒,是其不同于前朝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唐朝通俗叙事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变文,这种文学样式的产生与兴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佛教影响直接催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史学的角度看,孔子史学思想的特征表现为:以民本主义为核心的人文史观,以"《春秋》之义"为表现形式的史论结合方法,以"训诲史学"为宗旨的史学目的意识。孔子的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历史学科的基本模式,并高出了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甚至在某些方面就是整个古希腊的史学思想也无可比拟。  相似文献   
7.
为了取得基督教远征中国的成功,利玛窦紧紧围绕“打消明人疑虑,融入当地社会”与“赢得学术声誉,跻身社会上层”两大策略展开其传教活动,事实上,这两大策略恰好抓住了中国,尤其是明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事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9.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营口被开辟为商埠,基督教开始向中国东北发展势力。为了消弭人民的抵抗情绪,顺利发展教会事业,基督教差会采取了以医疗活动掩护“福音”传播的措施。司督阁在中国东北的施医布道活动就是在此背景之下进行的。这些活动在为传教开辟了道路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东北地区西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通俗短篇小说的佼佼者,描绘了众多复杂、鲜活的商人形象。尽管二者表现出的商人形象有许多不同点,但却都刻画了四类具有相同点的商人,即说教型商人、好色型商人、弃儒经商型商人、期盼仕途型商人。于此同时,一定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创作观念等,是形成这四类商人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