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利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随温度和交通变化的关系,重点分析了这种关系的短期发生过程.分析过程中进行了路面车辙的温度和交通敏感性分析,并进行了针对其短期发生过程的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交通和温度环境下,车辙深度随车辆轮胎压力呈线性增加特性,而在重载作用下则呈非线性特性;影响路面车辙的主要因素有日最高温度、日辐射量、日最低温度、轮胎压力以及荷载作用次数.最后给出了反映温度和交通特性的沥青路面短期车辙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车辙的预估和预警.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调查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具有行车平稳、舒适、噪声低、养护维修方便、可以再生利用等特点,在各类公路和城市道路,尤其是高等级道路中得以广泛使用。但车辙病害已成为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主要形式,沥青路面出现车辙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的分析,对车辙的形成机理、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等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3.
1980~1986年,对广州某养鹿场圈养的东北亚种的梅花鹿后代进行了观察,发现它们的长茸期、发情配种期、产仔期较原产地的东北梅花鹿有所不同.表现在脱盘长茸提早,整个长茸期比东北梅花鹿长了1个多月.广州圈养梅花鹿在2月就开始脱盘长茸的占13.1%,最迟的在6月,占2.6%,3月与4月是长茸高峰期,分别占32.2%与34.9%,5月份占17.1%.梅花鹿公鹿在7月下旬开始发情,母鹿在8月中旬发情配种,至次年1月,10月是发情配种的高峰期.母鹿产仔最早在4月,占8.6%,最迟在8月,占5.7%,5月与6月是产仔高峰期,各占42.9%与30.3%,7月占12.5%整个发情配种期比东北梅花鹿的长了2个多月,母鹿的产仔期也长了2个多月广州圈养梅花鹿每年换毛两次,第一次换毛在3月上旬至5月上旬,是脱冬毛长夏毛,第二次换毛在7月下旬至9月,是脱夏毛长冬毛.  相似文献   
4.
从提高中面层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以减少沥青路面车辙出发,探讨了在各自最佳油石比条件下,不同级配结构对中面层抗车辙性能的影响.通过中面层空气浴改进车辙试验及汉堡浸水车辙试验,对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德国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Sup20和AC-20I改进型抗车辙性能优于AC-20I型;硬质石料、优质沥青有助于提高浸水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因此,选用合适的改性沥青、硬质石料和合理级配有助于提高中面层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和柔性面层之间设置防水抗裂功能层,可以有效缓解路面结构的应力集中现象,减少路表水的下渗,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与扩展速度。确定此功能层的油石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具体的路用性能,采用体积设计法(CAVF)按照最紧密骨架结构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为下限,以析漏试验的拐点作为油石比上限。在此范围内,再配合高温车辙试验和小梁弯拉试验来确定最佳油石比。  相似文献   
6.
BRT特有的渠化交通方式和较重的车辆荷载容易使BRT路面在运营较短时间内就出现车辙等病害。文章在对比现有施工方案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北京BRT铺装案例,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试验分析,针对厦门BRT高架段路面提出TX铺装新方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