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13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赛珍珠的短篇小说存在着相当明显的结构模式,主要包括旧与新的理念冲突的文化模式,爱与恨情感交织的情节推进模式,日常生活与超常规传奇相交错的故事模式等.透过文本表层结构模式,则可感知创作者的深层心理结构,包括在时代大裂变中的文化立场,关爱弱势群体和普通平民的人文主义情怀,对建立在真诚相爱基础上的东方式家庭生活的执著追求,模仿中国小说所体现出的美学追求等.  相似文献   
2.
张清水不仅搜集与整理了数量可观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作品,而且还对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3.
李渔的拟话本,在一定程序上可以说代表了清拟话本文人化的一个发展方向。以李渔的拟话本为代表,话本小说的主流一改通俗化的特点,朝文人化、案头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爱伦·坡被誉为“心理小说”和“侦探小说”的开创者 ,他在其优秀短篇小说《丽姬娅》和《厄舍府的倒塌》中利用故事叙事者的话语的力量调动读者的兴趣 ,使读者和叙事者一起进入故事的梦幻情景之中 ,产生了强烈的震慑力。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霍桑探案》与《福尔摩斯探案》是中西经典侦探小说的代表,而前者是在学习模仿后者的基础上植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融合民族文化、社会心理而形成的。本文既详细分析了《霍桑探案》对《福尔摩斯探案》的模仿与借鉴,又指出其民族特色、独创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界热衷于进行"神魔小说"文体研究,却禁锢于"神魔"与"神怪"的非此即彼与亦此亦彼的思维谬圈中,往往观念先行、理论干预过甚,过于注重体裁与形式的研究,忽视题材与内容的研究,存有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在佛教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故事类型。《搜神记》中的"动物报恩"故事直接来源于佛经"动物报恩"故事,又接受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改造。它的产生受到佛教观念、本土朴素道德标准和传统财富、爵位观念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福州方言为载体的闽剧,表现了福州人的思想、生活与性格,也表现了特有的闽都民情风俗与时代精神。闽剧中的平讲戏最能体现闽都地方特色,是闽剧中最贴近百姓的戏。《贻顺哥烛蒂》是福州方言剧的代表作,《荔枝换绛桃》则是发生在“三坊七巷”附近的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他如《甘国宝》、《陈靖姑》等剧也是闽剧中表现闽都名人与民俗的杰作。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中人名及称呼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名称呼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鲁迅对人名有着深切的人生体验,在他的笔名选择及对小说中人物的姓名选定上,体现了他的反封建思想;在对人们交往过程中称呼的描写上,也发掘了其中隐含的尊卑等级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