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21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教育   54407篇
科学研究   4274篇
各国文化   84篇
体育   2685篇
综合类   3679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7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899篇
  2020年   1110篇
  2019年   730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378篇
  2016年   496篇
  2015年   1881篇
  2014年   4467篇
  2013年   4249篇
  2012年   6031篇
  2011年   5849篇
  2010年   4234篇
  2009年   3855篇
  2008年   4271篇
  2007年   5301篇
  2006年   4776篇
  2005年   4186篇
  2004年   3509篇
  2003年   3084篇
  2002年   2495篇
  2001年   2048篇
  2000年   1132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Learners may increasingly encounter conflicting expert report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ey deal with this challenge. We examined how learners' familiarity with a controversial historical topic affects their epistemic judgments of conflicting expert claims and sources, the interplay of their claim and source evaluation strategies, and their meta-epistemic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disagreement (absolutist, multiplist, and evaluativist perspectives). In two studies, topic familiarity increased agreement with belief-consistent expert claims and the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of the expert who presented these claims. Topic familiarity also impacted the coordination of evaluation strategies and led to greater reliance on knowledge-based validation. However, topic familiarity did not affect meta-epistemic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controversy. In the second study, reading an explanation about reasons for disagreements between historians resulted in higher evaluativism. Teaching about expert disagreement may be a productive approach for promoting apprecia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大学生孤独感、手机成瘾倾向和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人生意义感问卷,选取408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生命意义感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相关性不显著;(2)孤独感和生命意义感都显著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在孤独感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低生命意义感大学生的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力更强。因此,大学生的孤独感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生命意义感能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低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加剧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预测作用,而高水平的生命意义感会使孤独感对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4.
当前,我国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而在众多要求中团队精神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求职、从事行业工作必备的条件。中职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其专业学习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与目的性,在为中职生开展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探讨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进行了演绎与阐释。研究认为: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坚持体育强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脉相承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遵循问题导向的唯物主义本体论立场;坚持体育强国建设要利用好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的唯物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的立场。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引领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结构和理论视角,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6.
对实现我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中国体育在美国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这件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总结和分析中国冬季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论证了攀登奥运顶峰阶段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分析了体育管理者、教练员、运动员研究竞技体育的规律,学会辩证思维方法,提高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对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41所中小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当前中小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负担过重,科研的整体水平偏低,法律意识淡薄等不利因素;同时提出:在现阶段的高等体育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技术教学要突出“多能一专”的教学思想,并建议有关部门关注体育教师的“减负”问题。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北京市中小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初步探讨,发现学生掌握的体育锻炼常识不准确,坚持锻炼的意志力不够。72%的学生基本达到每天一小时的锻炼,36%的学生在节假日期间仍能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影响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志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企业体育目前的现状、不足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体育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存在的不足 ,找出原因。借鉴国外企业体育的发展过程 ,从而得知职工体育俱乐部是我国企业体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方式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外语学习方式倾向的调查研究,并以问卷为研究工具。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个体差异如性别、外语水平等对学生学习方式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学生喜欢多种外语学习方式,外语成绩优、差学生6种学习方式均无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听觉学习,女生比男生更喜欢视觉学习。据此提出外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调整和扩展多种学习风格以促进教与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