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墓志当中有大量寡居妇女的例证,她们往往年轻守寡,寡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她们大多数承担着侍奉公婆、抚养儿女、主持家务的重任,也有的选择回本家生活。为了与清心寡欲、不御铅华的社会舆论要求相一致,为了填补生活和心灵的空白,许多女性选择了佛教作为精神依赖。一些女性甚至非常痴迷,死后也不愿与丈夫合葬。佛教戒律对于她们来说似乎比儒家的伦理道德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曹七巧这一文学形象是张爱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贡献。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是曹七巧悲剧形成的肥沃土壤。金钱与门第观念的迫害,使她从一个具有青春温情回忆的可爱姑娘变成一个阴鸷毒辣凶狠残酷的老太婆。在潜意识性变态心理、仇视与嫉妒心理、有意识寡居者护犊心理的驱使下,她反过来“食”了自己亲生子女的幸福,使她从一个“被食者”沦为“食人者”,成为一个“彻底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女性题材的赋作得到大量的抒写;女性角色呈类型化趋势,如思妇、怨妇、去妇等其中最为特殊的奠过于寡妇角色的抒写。其特殊性一是表现为写作主体的不同.二是其写作时间集中在魏晋时期。魏晋已降则不见蛛迹。立足其特殊性.逐层分析魏罾“寡妇赋”的创作特色。探究兴盛于魏晋之缘由,展现出文本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惜高鹗续写后四十回未能真实反映曹雪芹原旨中宝钗的身世命运。庆幸的是前八十回中,不管是判词灯谜,亦或是诗词酒令,都具有谶语的暗示意味,成为后文情节发展演变的"草蛇灰线"。试从判词灯谜、诗词酒令等方面寻踪追迹,探求宝钗在原著中的孀闺命运。  相似文献   
5.
噪声去除是工程扫描图像矢量化预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图像处理后续步骤质量的保证,基于多个窗口划分的去噪算法是在分析比较了以往各种图像去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的,能够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持图像特征的细节。  相似文献   
6.
清代民间寡妇再嫁与亡夫家族利益息息相关。围绕寡妇再嫁问题,寡妇与亡夫家族很多时候矛盾尖锐,亡夫家族往往会违背寡妇意愿强嫁寡妇,有时寡妇也会绕过亡夫家族自主改嫁,即便是再嫁目标一致,双方也会因为利益分配、再嫁方式等原因各执已见。寡妇生活的依赖性与守节思想的自由性之间的矛盾、寡妇身份归属完全性与夫家情感接纳有限性的不同步、法律规范下寡妇再嫁与夫家受财主体的不一致性是导致这种紧张关系出现的深刻原因。从紧张关系中也可看出清代寡妇虽为弱势,却已不乏权利意识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7.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由于受婚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女性成为寡妇。男女在丧偶或离婚之后都有可能再婚。不过,人们对再婚的讨论往往指向女性,这也使得寡妇在再嫁时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除此之外,寡妇再嫁时还会受到夫家的挽留、年龄、社会阶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说明,尽管寡妇相比于其他女性在生活状态方面有较多的选择,但就再嫁而言,她们仍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CIMS下钢铁企业热轧生产批量计划的数学模型 ,根据热轧生产工艺约束将此模型归结为带时间窗口的车辆路径问题 (VRPTW ) ,并给出了一个启发式算法 .  相似文献   
9.
韩愈的嫂子荥阳郑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更具有善良的心地与高尚的人格,在公婆、丈夫都不幸去世后,独立支撑家庭,抚育尚在幼年的弟弟韩愈,并使之成人成才,这是唐代社会生活中比较特殊的事例.  相似文献   
10.
历史叙述作为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建构的坚固手段,一直以来是以男权话语为中心展开叙述的。女性叙述历史的话语权,长久以来处于被遮蔽、被隐匿的状态。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两部小说,通过改写与设置个人视野来解构宏大叙事,从个体体验消解革命政治,突出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尊重,以"逃离—隐藏"的叙述叙事模式,向读者展现了女性眼中独特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