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昌绪,男,1920年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52年在美国欧特丹大学获冶金学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3年,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10,(8):2-3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研究员马秀良领导的团队,利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发现硫化锰夹杂中弥散分布着具有八面体结构的氧化物(MnCr204)纳米颗粒。在模拟材料使役条件下的原位环境(外)电子显微学研究表明,这些纳米氧化物的存在相当于硫化锰中内在的微小“肿瘤”。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10,(9):2-3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化学冷却工艺,优化了能够改善水冷螺纹钢表面氧化皮组成和处理液的结构化学配方,能显著提高热轧螺纹钢防锈性能。一系列大气腐蚀评价试验均表明,该化学冷却螺纹钢的防锈性能明显好于水冷螺纹钢。  相似文献   
4.
作为科研人员,必须具有奉献精神,一个创新项目可能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去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得不到最终认可的科学家不计其数。做到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严谨求实,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秉承这样的科研之风,才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研事业做出真正的贡献。——于志明  相似文献   
5.
师昌绪,1920年生于河北省,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师昌绪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他组建了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领导建立了国家材料环境腐蚀站网,为我国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大量基础性数据。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1998年获得国际材料研究联合会颁发的"实用材料创新奖"。  相似文献   
6.
Dr. MA Xucun from the Institute of Physics (IOP) and Dr. LU Lei from the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IMR) under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eceived the Chinese Young Women in Science Fellowship, together with other eight recipients of the fellowship, at a special ceremony in Beijing on December 11, 2012.  相似文献   
7.
国际     
《中国科技奖励》2011,(4):10-10
卢柯院士荣获德国洪堤研究奖 近日,德国洪堡基金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卢柯院士荣获德国洪堡研究奖,以表彰他在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的先导,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里程碑。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作为社会文明的支柱。80年  相似文献   
9.
为彻底实现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的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吉林大学、成都瑞迪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联合进行了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研发。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项目组针对二代加核电站、三代1700MWe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展开研究,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在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的设计、材料和工艺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突破。2014年3月25日,“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控制棒驱动系统研发”的三个子课题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仅剩的“课题一”也即将于2014年9月完成验收,届时作为核电主设备之一的控制棒驱动系统将完全实现自主化、国产化。  相似文献   
10.
由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超常条件下材料凝固理论研究”经过4年的运行,于2007年10月通过了结题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