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3篇
教育   492篇
科学研究   102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举国上下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之际,中国艺界推出了一大批“红色经典”、“红色形象”的艺作品,其中有全景式的鸿篇巨制,事件型的全程推进,精英类的描摹写照,这些作品,演奏出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的“主旋律”,使观众得到一种壮怀激烈,慷慨悲壮的历史学恩与审美感悟。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电视台联合推出的讴歌方志敏烈士的电视艺术专题片《红枫礼赞》,同样是一部高扬“主旋律”的作品,但在其中,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2002,(10):13-13
全景展现“散打第一”传奇历程;独家披露“超级王中王”胜战天机;第一本反映当代武林人物的纪实作品!气呵成读罢《大高手一超级散打王柳海龙武功实录》,颇有意犹未尽之感,仿佛正在峰回路转之中迷恋于山光水色,不知不觉之问已然走到了尽头风光不再,这是读完《大高手》的第一感受。  相似文献   
4.
陈薪伊: 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导演,签约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2003年11月荣获白玉兰戏剧艺术特别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曾连续导演了数十部舞台艺术作品,兼涉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歌剧、京剧、闽剧、越剧、粤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多次荣获全国及各地戏剧节多类奖项,由她主笔编写的<徽州女人>文学剧本获曹禺文学奖.她导演的话剧<商鞅>和京剧<贞观盛事>荣登首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前列.她导演的剧作博杂融通,既视野开阔、气势恢弘,又蕴涵着细腻委婉的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5.
刘磊 《中国广播》2008,(10):8-9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个让世界铭记中国的历史瞬间,一幅让中国眩目光彩的华美画卷,更是一段令广播人品味终身的永恒记忆。  相似文献   
6.
黄顺铭 《新闻实践》2006,(12):62-62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董天策教授的论文集《新闻传播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共收录了40多篇论文,大致分为四组,即“新闻传播理论”、“传媒产业运作”、“新闻传播策划”以及“媒介批评与新闻教育”。《论稿》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7.
不管是大型会议还是小型座谈会,用三组照片就能真实地反映会议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贺岭  谢雨 《出版广角》2018,(10):66-68
全景化新闻在VR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让受众自由选择观看的视角和内容,使沉浸式信息的获取和消费成为可能.VR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全景化新闻发展的进程,两者相辅相成,但目前VR头显设备的普及有限,对全景化新闻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VR技术正处于加速发展期,它的运用将提升整个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强调"感知新闻"和提供多样性互动的全景化新闻,也必将成为新闻的主流业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3DSMAX建立复杂的场景模型,再与VRP相结合建立一个虚拟的三维游戏漫游场景。首先利用3D Max贴图光照材质、纹理映射等建模技术建立模型,在VRP三维场景中读入建立的模型,并引入到三维场景中,然后对三维场景实现场景的漫游与视角的转换,方便观察者随着视角的变化观察整个场景的结构模型。在漫游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检测,实现场景的碰撞检测功能。最后,通过鼠标控制和键盘操作对游戏场景中的模型实现交互控制。  相似文献   
10.
程恰 《青年记者》2020,(8):100-101
法国社会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边沁的圆形监狱并不仅仅是一种偶然的、乌托邦式的构想,而是社会存在的真实机制的缩影,现代社会无时无刻不处在这样的全景敞视中”①。技术赋权语境下,人的隐私和生活场景日渐透明和公开,“全景敞视”成为一种媒体吸引受众、博取流量的常态。其中,Vlog采用“窥视”的视角,以生活场景为主要生产内容,以情感劳动为博客方式,具有明显的人格化倾向和分享属性,形成了博主分享隐私、受众进行消费的奇异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