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3篇
教育   238篇
科学研究   17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以下简称农复会)对台湾的农地改革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历史事实并为人们所公认.但对于农复会,国内史学界认为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而台湾地区学者却说起了一定作用.分歧的产生自然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那么,实际的情况究竟如何?本文结合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史料,分析农复会成立背景、组织特点、工作原则,以及一年多的工作进展情况,拟给农复会一个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运作也是不小的问题。这些部门往往各司其职,协调起来很不容易。能不能让国土部承担更多的综合协调职能?笔者以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之初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特色的农地使用制度。目前农地使用制度面临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完善农地使用制度的当务之急是在民法物权法中确立物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此基础上确立与土地流转相适应的农耕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黔西北地区农村社区土地利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引发中西部民族地区农地流转的症结所在以及现今农地流转的必然性.认为农地制度缺陷、土地报酬递减是导致民族地区农地流转的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而婚丧嫁娶、劳务输出则是引发农地流转的表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2016年3月10日一年一度的全省档案工作会上,各先进市、县代表做了精彩发言,对过去一年在馆库建设、档案信息化等方面好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现将各市、县工作重点辑录如下,供大家借鉴、学习和交流。一、档案馆建设唐山市建筑面积14500平方米新馆于2014年12月4日开工,现已基本完工。2015年成立"新档案馆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新档案馆搬迁安排进度表》;  相似文献   
6.
农地金融是以农地作为抵押品的资金融通形式。以土地使用权的可抵押性为内在基础的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对市场体制下推动农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宜不断完善农地金融法律体系,组建专业的农地金融机构,建立农地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加大对农地金融的支持与引导,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针对陕西省延安地区泵站设备陈旧、装置效率低、耗能高、规划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采取了水泵串并联运行的技术改造措施,采用三种不同形成的串并联方式:(1)两泵串联,两泵流量尽量相等,扬程高的水泵作为二级泵适用于水源条件差的地方;(2)两泵低处并联高处串联,两泵宜流量相等,扬程相等,应有满足两泵水量的水源;(3)水泵高处串联,低处分别送水灌溉,适用一泵或二泵流量的水源,此情况必须两泵流量相等,扬程高的作为二级泵,采用该措施后,提高了装置效率,降低了能源单耗,缩短了轮灌周期,扩大了灌溉面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背景下,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但是试点工作中存在农户以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阻力大、金融机构接受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小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自身成长能力弱等难点。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从向农户投资和优化交易成本角度出发,提出培养懂金融的新型职业农民、搭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服务平台的破解思路,助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山东牟平宁海镇、江苏海州洪门乡和浙江绍兴柯桥镇等三个乡镇的调查资料,剖析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交错区的农地使用权市场十分活跃,集体出让农地是农地使用权市场的主要供给方式,而农户之间的农地自发交易则存在着短期限、无正式契约等不规范的特征。农户对土地产权的不稳定预期和缺乏运行良好的市场中介机构阻碍了城乡交错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进一步发育。  相似文献   
10.
明确集体林地权属是2006年启动的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确权,将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明晰到各类林业经营主体,以法律维护集体林权的效力,保障各类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数次变革,本次集体林地确权就遇到了历次林权改革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合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成为成功化解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