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海峰 《内江科技》2009,30(1):102-102
稠油携砂冷采是一种非加热一次采油方式,在稠油储集层中它允许产砂并依靠强力射孔技术和设计精良的螺杆泵系统采油。稠油携砂冷采技术经过这十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尤其是开采工艺已相当成熟;本文针对该项技术并在馆陶组进行了适应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国宏 《内江科技》2011,32(9):136-136
近几年,在稠油开发中多采用掺水冷采工艺进行生产,而稠油掺水井多表现出产量落实困难,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稠油掺水井进行一系列的治理,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稠油开采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际稠油界最重大的石油科学攻关课题之一。稠油的开采主要表现为两大难题:一是由于稠油在油层中不流动或流动性差,原油流入井筒困难;二是原油可以流入井筒,但仅靠油藏的压力和温度原油难以流出地面。因此,稠油开采的技术攻关都是围绕这两大难题展开的。目前以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为主,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这两种开发方式都比较熟悉,不做详细介绍,本文通过近几年的资料调研,重点介绍特超稠油HDCS技术、浅层超稠油HDNS技术等四项稠油油藏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4.
高一区经过多年开发后,地层压力下降迅速,储层原油物性较开发初期发生较大变化,原油粘度上升,胶质沥青质含量上升,原油在地层中流动性变差,导致二次开发效果不佳。潜活性降粘冷采技术主要利用石油中间体的排泥功能及冷采剂的降粘作用,综合作用于产出液,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性,以便更好地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5.
付文畅 《内江科技》2012,(1):125-126
目前国际上针对稠油的开发主要是采用蒸汽热采的方法,但是普遍面临着采油成本高、出砂和气窜等问题。对于较薄的稠油储层,无法满足热采技术的筛选标准致使相当数量的稠油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出砂冷采技术属于一次采油的范畴,其投资成本远低于热采技术,且适宜于较薄的稠油储层。它通过刺激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以及稳定的泡沫油从而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本文主要从该项技术的机理、应用范围及开采特征几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阐述,并介绍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
代艳玲 《内江科技》2007,28(7):130-130
草13沙一、沙二段稠油油藏试采期间一直采用直井、冷采技术低效开发.本文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充分论证了水平井开发、热采开发的可行性,采用先进的筛管完井及高压充填防砂技术,打破了直井冷采的开采僵局,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太平油田沾18区属稠油油藏。通过对其特稠油井采取优化机、杆、管组合和改进地面流程等措施,以及井筒化学降粘、特种泵等稠油冷采工艺的应用与改善,该区的特稠油开采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为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新滩油田的原油物性、油藏特征,总结了新滩油田自投入开发以来的开采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常规冷采和蒸汽吞吐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新滩油田独有的开发开采模式,为油田后续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