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蕾 《出版参考》2004,(9):30-30
1.1988年的一天,一辆手扶拖拉机在四川眉山黄桷垭公路上碾伤了一条小狗,狗腹破裂,哀声惨惨。  相似文献   
2.
李志忠 《生物学教学》2011,36(12):46-47
"蚂蚁的通讯"的实验是初中生物学"社会行为"一节安排的探究活动,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由于教材的实验探究效果不是很理想,笔者就组织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实验的设计过程如下:(1)在医用的大托盘一侧粘上一张比较厚的白纸,使白纸另一端平贴于底部;  相似文献   
3.
侏罗纪世界     
剧情介绍 侏罗纪公园惨剧发生的22年后.如今公园的所在地“努布拉岛”已经重新建成了一个崭新的恐龙主题乐园,并更名为“侏罗纪世界”.当初的开办者约翰·哈蒙德所创办的“国际基因科技公司”已经被“马斯拉尼国际企业”收购. 欧文(克里斯·普拉特 饰)是一名退役军人及动物行为专家,在主园区外围的迅猛龙研究基地进行秘密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雪  张晗 《青年教师》2008,(4):23-26
动物行为是对其生存环境适宜与否及其变化的一种表征现象,因此,动物行为往往会让我们灵感泉涌,深受启迪,让我们的教育行为变得更艺术、更完美。  相似文献   
5.
数万年前,地球上曾经历过几次物种灭绝,在大灭绝期间,大批物种从地球上消亡,而灭绝发生的原因向来是科学家们好奇并探索的焦点.科学家们曾提出过一些看法,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气候及环境的剧变造成了这一恶果.然而,最近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详细说明了一个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人类才是史前生态灾难的罪魁.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在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科学  相似文献   
7.
《小读者》2013,(6):80-80
该怎么教育孩子?人类的手段似乎已经无能为力。虎妈、狼爸、鹰爸……越来越多的家长尝试从动物行为中寻找灵感,并从中提炼出“严厉管教”“棍棒体罚”“极限训练”等教育理念,手段虽然残忍,但效果似乎明显。一时间,虎妈狼爸们邀约不断、讲座爆满、书籍热销,动物教育学汹涌而来!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2006,31(9):41-41
“生物学家谈生物”系列丛书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由上海科普创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丛书由中科院院士翟中和、孙儒永担任主编,分为:《细胞:生命活动的摇篮》、《克隆:生命科学的复印机》、《病毒:吞噬健康的黑客》、《生物芯片:生命信息CPU》和《动物行为:动物生存的奥秘》五本分册。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二期课改《生命科学》(试验本)教材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动物的基本行为”一节中,“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笔者根据教材内容,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3个版块:“动物行为的分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后天性行为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学重点是“后天性行为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庄林 《百科知识》2003,(7):37-38
如果你不巧背叛了你的伴侣并被送上离婚法庭,“天生花心”肯定不能作为你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但是科学家研究了田鼠的爱情生活与其大脑构造的关系后惊奇地发现,正是某些荷尔蒙及其感受体的存在和数量决定了一只田鼠是痴心还是负心,原来有的时候,花心真的是难免的!为何它们彼此相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乔治和玛莎是两只田鼠,也是一对夫妻,虽然它们没有像人那样举行过婚礼,也没有像人那样宣誓要对配偶忠诚——对一只田鼠来说,这太麻烦了。它们一生的黄金时期只有60来天,在这短短时间内它们交配生子,然后说不定就在某天遇上一条蛇或其它什么食肉动物,幸福生活就此玩完。 科学新发现:田鼠也是一夫一妻制 动物学家发现是脑部一种化学物质使得田鼠选择了和人类一样的“一夫一妻制”,就是这种化学物质控制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