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组史料系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雷殷于一九四一年四月视察西南东南各省县政工作后,在第三次全国内政会议上的报告。该报告对当时西南东南各省的县政实施情况,有较为详细的反映,对研究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时期的基层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特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2.
各省(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公众的科学素养必将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更加重视。本文在简述了科学素养概念的基础上,以时间为主线,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及各省(市)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情况及其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3.
晚清新政,包括洋务新政、甲午新政、20世纪初年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互相联系而叉逐步递进的过程。在晚清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最初以下放给督抚事权的方式推进改革,最后又力图通过集权来加强中央权威。所以,晚清新政的历史,就是中央与各省不断调整关系的历史,也是中央权力与各省权力此消彼长的历史,还是晚清中央集权体制不断衰弱的历史。总结这一历史,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临时国民会议”和解方案一经提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便识破了袁世凯独揽政治重建权的真实意图,灵活又不失原则地坚持基于自身召集“临时国民会议”,在中国历史上首创了共和代议制度。在考辨史实基础上,本文纠正了在近代史学界长期盛行的两个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5.
义和团运动时期的东南各省仍然保持着相对的平静。究其原因,政治上的因素固然不容忽视,但历史经验及独特的社会环境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太平天国运动使东南民众厌恶战乱,渴求和平,注重于对实利的追求。这也直接促使了东南诸省督抚做出了“东南互保”的决议。  相似文献   
6.
沈晓敏 《历史教学》2004,(10):15-21
袁世凯上台后,以加强中央集权为己任,与各省议会在适用和解释法律、权力归属等重大问题上发生激烈争执.两者之间的矛盾不能循着理性合法的途径解决,各省议会无论有无法理依据的支持,有权必争,导致精力分散,未能正常发挥地方议会的职能.中央政府则利用强势地位以命令代替法律直至解散省议会,与民主共和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7.
陕西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陕西人的杰作,周边各省的革命党人也对陕西辛亥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辛亥革命前的共谋,二是革命中的共营。  相似文献   
8.
基于投影寻踪的区域协调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近年来经济发展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构建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投影寻踪模型。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计算结果比较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系统、人口社会系统、资源和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最后找出限制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呈才 《历史教学》2006,1(12):22-27
"临时国民会议"和解方案一经提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便识破了袁世凯独揽政治重建权的真实意图,灵活又不失原则地坚持基于自身召集"临时国民会议",在中国历史上首创了共和代议制度.在考辨史实基础上,本文纠正了在近代史学界长期盛行的两个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10.
傅斯年图书馆藏《四库馆进呈书籍底簿》(简称《进呈底簿》)是我们研究四库呈送书目的重要文献。由于原书藏在台湾,所以在四库学研究中很少有人用到这个本子,以致很多学者都不知道此本的存在。《进呈底簿》与《各省进呈书目》记载内容存在差异,此书基本保留各省呈送书目比较真实的面貌,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可以纠正《各省进呈书目》中的一些错误,补充其中的不足。这对研究四库呈送书目具有很高的价值。《进呈底簿》是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四库呈送书目,希望四库学者能够注意到此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