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形势的发展,油气田的勘探方向逐渐发生着改变,从过去单纯以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变为现在寻找较为复杂的隐蔽油气藏为主。由于河流相砂体的沉积特点,砂体厚度小,橫向变化快,纵向上交错,砂体描述难度大,含油气圈闭隐蔽性强,常规的解释手段不能有效发现,影响了该区的勘探进展,因此我们采用地震反演的方法来提高纵向上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三湖坳陷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系生物气田。本文简要分析了三湖坳陷的生物气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类型、丰度,储盖组合特征、圈闭条件等,总结分析认为靠近坳陷中心的背斜容易形成高丰度的气田,而鼻状构造或斜坡背景容易形成岩性气藏。  相似文献   
3.
吕静 《内江科技》2014,(6):50-50,66
<正>全文通过实例龙618块验证老区扩展找新带实现滚动增储的重要意义。文中针对辽河油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龙618块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进行可行性分析,创新工作思路,寻找适合该块的研究方法,把研究构造油藏及油藏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而落实构造、预测储层分布,确定有利构造圈闭,最终通过井位部署实现该块的滚动勘探增储。  相似文献   
4.
以沉积相研究为指导,根据区内露头剖面观察、地震相解释、钻井岩性特征、岩电关系特征等,将涪陵地区沉积相划分为三种类型(碳酸盐台地型、台地边缘礁滩型、台地边缘斜坡型),通过对本区及邻区二维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刻画出各沉积相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本区及邻区资料进行储层识别,建立储层正演模型,刻画出储层地震响应特征;最后依靠地震相分析来刻画圈闭边界,再结合波阻抗反演、瞬时相位、均方根振幅及其它地震属性等研究,在涪陵二维地震工区识别出早期台缘相带圈闭-泰来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板876储气库为例,由影响地下储气库扩容的地质因素出发,对圈闭特征、储层物性特征、断层封闭性、水体特征、盖层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在我国类似地区建设地下储气库进行扩容时所应注意及可充分利用的地质条件,并对其他影响地下储气库扩容的因素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勇军 《内江科技》2016,(4):41-42,65
致密砂岩气藏属于非常规资源,其主要的增产措施是以水平井加上大型分段压裂为主。元陆H-1井是部署在元坝九龙山南鼻状构造带五龙构造-岩性圈闭的一口水平探井,完钻斜深5795.00m,垂深4550.29 m。本文分析了陆相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改造的技术难点,优选出一套适用于本井储层改造的技术方案,介绍了测试工艺和改造效果。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压裂达到了"一天两段压裂"的目的,刷新了国内致密砂岩水平井分段压裂泵压最高、超高压压裂排量最高、超高压不停泵投球等多项施工新记录,使元坝致密砂岩储层获得商业气流突破。元陆H-1井为以后国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积累了技术及现场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7.
李艳 《内江科技》2013,(2):42-43
埕南地区砂砾岩扇体叠置发育,岩性组合较杂,描述较难,对圈闭的有效性也难以判识。本文在分析扇体地震反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波形分类与时频分析,开展了扇体垂向和横向的精细划分,利用倾角属性与砂岩百分含量分析圈闭有效性,得到了有效圈闭分布与成藏认识,优选了有利勘探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俊杰 《内江科技》2013,(11):65-65,75
<正>本文通过实例茨32块验证老区新带找发现实现滚动增储的重要意义。文中针对辽河油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茨32块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进行可行性分析,创新工作思路,寻找适合该块的研究方法,把研究成藏模式及油藏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而落实构造、预测储层分布,确定有利构造圈闭,最终通过井位部署实现该块的滚动勘探增储。  相似文献   
9.
混合岩化作用和混合岩成因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备油气水组合的圈闭构造,在地下深处能形成重熔岩浆,富含气体的岩浆能导致圈闭隐爆而上侵入,研究认为,混合岩化作用及混合岩就是在这种圈闭隐爆过程中产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岩性油藏是粜迭木盆地红柳泉地区的主要油藏类型,其成藏的控制因素有构造背景、储集空间和遮挡条件。红柳泉构造是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斜坡带,为岩性圈闭发育提供良好的构造背景。红柳泉地区发育的水下辫状河道、河口坝及滩坝为岩性圈阅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滨浅湖、辫状河道问沉积的厚层泥岩为岩性圈闭发育提供了良好的遮挡条件。在红柳泉地区,对已发现油藏进行精细解剖,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沉积相发育特征,详细分析研究区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条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砂岩体上倾尖灭岩性圈闭、物性封闭岩性圈闭和受断层影响的砂岩透镜体圈闭3种类型。研究为岩性油气圈闭的识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