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王德滋,岩石学家。1927年6月生于江苏泰兴。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近年来,王院士在多个场合呼吁,研究型大学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在新形势下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教学与科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和"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四个平衡。不久前,王院士就此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2.
王双明1977年9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学习, 1983年9月获得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煤田地质专业硕士学位。历任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工程师、地质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副总工程师,1992年11月任局总工程师,同年晋升高级工程师。1995 年10月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6年 11月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2000年4月任局长兼总工程师,2005年5月同时任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中国地质学会第 36、37届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第四、五届理事,陕西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3.
《浙江档案》2006,(5):54-54
1961年,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从浙江地质学校毕业了,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地质系统下属单位的工作中去。1962年,一道精减的命令使他们无奈地回到了各白的家乡——农村。1963年,中央、地质部下发了收回技术干部通知,但是他们却再也没能重返工作岗位。如今,四十二年的岁月悄然已逝,他们都已成为了鬓有华发的老人,生活、医疗保障都成,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无可奈何之下,只得联名上访到浙江省地质勘探局,要求妥善处理此事。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福建省经济建设需要,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了“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项目中的“福建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修编新一代《福建省区域地质志》,编制福建省1∶50万地质系图列.项目组以活动论观点,开展变质地层和火山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岩石谱系单位的清理与统一、构造格架的建立等主要基础地质问题综合研究,着重研究并建立了福建省岩石地层划分表与各断代地层分区、侵入岩岩石单位划分与侵入岩区带划分、构造单元综合划分与构造旋回划分.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项目属“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计划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历时5年,共编写了《湖南省区域地质志》9篇48章,文字约125万字,插图470幅、插表250个、图版6页;并附有湖南省1∶50万地质图、1∶100万岩浆岩图、1∶100万湖南省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图、1∶100万地质构造图、1∶100万湖南省布格重力异常图、1∶100万湖南省航磁异常(△T)图等6张系列图件.2013年7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李廷栋院士主持,国内十多位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对《湖南省区域地质志》及其系列图件进行了认真审查,最终成果综合评定为优秀级.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0,(2):165-171
乐森(王寻)(1899—1989),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家.地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教授.贵州贵阳人.1924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1936年获德国马尔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解放前后历任贵州矿产测勘团主任,西南地质调查所副所长,西南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兼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主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抗战期间对贵州省的煤、铁、汞、铜、锰.金等矿产有很多发现.解放前后在广东、广西、贵州和江西等省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对广西合山的二叠系煤田、西湾的侏罗系煤田、武宣的泥盆  相似文献   
7.
崔文元现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宝石鉴定中心法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中国宝玉石协会宝石鉴定师考试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宝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8.
崔文元,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满族,出生于河北滦平。195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后分配到北大地质系任教。至今已近40个春秋。在他身上溶聚了多个重要头衔:北大宝石签定中心法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中国宝玉石协会宝石签定师考试委员会主任,同时他也是中国地质学会宝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9.
刘亚文 《辽宁教育》2013,(4X):77-77
<正>丁文江(1887-1936),江苏人,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质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领导了我国早期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工作,推动了地震、土壤、燃料等研究室的建立。1911年5月,离国已整整九年的丁文江从英国学成归来。天空清澈,海风拂面,站在轮船甲板上的丁文江一脸沉静:他决定不在终点上海下船就近回家,而是在越南海防登岸,乘滇越铁路火车入云南。由此开始他在祖国大西南的徒步旅行。这次旅行历时两个多月,行程约万里,他饱览祖国壮丽河山,熟悉了各地风土人情,为以后数赴西南进行地质考察打下了基础。丁文江热衷地质教育源于对地质考察的钟爱。1912年,丁文江在上海南洋中学任教,教授化学、地质、动物、英文、西洋史等课,为让教材更适合学生使用,他以生物进化论观点为准绳,编纂校本教材《动物学教科书》,深受学生喜爱。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喜爱与尊重并非易事,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认真负责、以身作则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09,(3):13-13
作者简历:於崇文,地球化学家。1924年2月15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理论地球化学研究,先后开拓出五个创新的学术领域: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多元分析;区域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动力学和成矿作用非生性动力学;成矿系统的复杂性;地质系统的复杂性。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