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周鲠生(1889-1971).原名览,湖南长沙人,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学界公认的中国国际法之父.周鲠生先生早年曾留学日本、英国与法国,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和法国国家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教授兼政治系主任,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和校长.解放后,他继续担任武汉大学校长.1950年,任外交部顾问,兼外交学会副会长.此后当选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本文拟从国际法学家、教育活动和外交活动三方面对周鲠生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外交学研究若干范畴所进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本质而言 ,外交有广义与狭义之别。欲深入进行外交学研究 ,就必须首先正确地界定外交。定义外交时 ,有必要兼顾外交主体、外交客体、外交基础、外交目的、外交方式、外交范围等外交诸要素。因此 ,笔者将外交行为及其一般规律确定为外交学研究对象 ,并据此对外交学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3.
高校特色专业、一些优势学科,是很多考生、家长及读者需要或想要了解的.如北航、南航等高校开设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南京审计学院的审计学专业、外交学院的外交学专业、哈工大的理工类专业、兰州大学的生态学专业,等等.本文则主要针对航空航天、外交、审计、生态、医学、材料、能源、动画等9大领域里一些相关的"特色专业"、"优势学科"进行介绍,旨在为考生选择院校专业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外交学"课程的学科性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上看,实施开放性教学模式是该课程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必然性选择。基于此,要从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到开展形式多样的开放式教学活动来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交部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在四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等职。曾于2003-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2003年荣获希拉克总统授予的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  相似文献   
6.
正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探寻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性学科。一般大学的政治学类包含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国际事务)、国际政治三个专业。入学后第一年,按照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平台课体系(专业基础平台课包括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制度、现代国际关系、电子政务),统一进行培养;一年以后,在学生对相关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兴趣、特长、社会需求,分别进入相关专业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7.
国人动辄说,戊戌变法以来,北大是中国社会的晴雨表:五四、一二·九、文革、批林批孔……真成"最高学府"了。洋人纷纷说,在各门科学中,政治学是最不可信的,在政治学中,外交学是最不能信的。  相似文献   
8.
纵观外交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目前外交学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容乐观。基于外交学专业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高校应注重教师角色的调整,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搭建先进的软硬件平台,注重自主学习效果的监控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表达你自己”是大国崛起要迈过的三道坎儿。中国公共外交是在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之后表达你自己的形式。而这又细分为五个基本问题:为何表达?谁来表达?向谁表达?表达什么?如何表达?作为回答,文本认为:公共外交已成为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公共外交的主体;针对周边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关切,公共外交的重点是争取中间派;弘扬中国文化、阐明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是表达中国的三大主题;要在继承传统中华文化道统、包容西方话语基础上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随着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继提出,中国公共外交迈入自信、自觉的发展阶段。这是“三个自信”在公共外交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你问我答     
Q:我以前得过中耳炎,对报考大学有什么影响?如果有影响,哪些大学不能报考? 辽宁省丹东市第十四中学高二(三)班李岩 A: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内容,没有对中耳炎等情况有详细说明,只是规定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新闻学、侦察学、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