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金:展教授,您好!《人民日报》11月3日发表署名华清的文章《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认为“应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继续完善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做好新闻工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时就提出了“以法治国”这一国家社会制度建设的基本架构背景。我国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宣传“以法治国”的过程中,首先自身要深刻理解“以法治国”的意义,懂法守法,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轨道内履行自身的职责。我国的媒体在另一方面,也是利益单元,作为企业化经营的单位,同样要遵守各种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3.
两大法系关于“财产”有多种不同观点.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均指涉“非人身利益”。权利的本质就是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因而“财产”的实质就是财产权而非财产权客体。由于有形物具备普通人易于理解的直观性以及罗马法上对“物”的不适当分类.“财产”与“物”存在着混淆.应当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4.
两大法系在法律渊源、法典编纂、法律结构、法律适用、诉讼程序和职业教育等方面,法官地位的差异是比较突出的的差异比较大,其中法官地位差异是二者差异的一个方面,但专门论述两大法系法官差异的比较少,拟从哲学、形成传统、革命历史背景、经济因素和法律职业等方面阐明了两大法系法官地位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利于由我们更好地理解两大法系的差异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该文结合本校法律专业 2 0多年的办学经验 ,论述了对我国现行的法学人才封闭式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提出了构建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缔约过失责任早在罗马法时期已有所认识。缔约过失责任理论首先在德国提出,并被德国民法确立为一般性原则。缔约过失责任理论不仅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了英美法系。英美法没有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的一般原则,而是形成了源于判例、起着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相同作用的允诺禁反言原则。我国民法采纳了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并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7.
大陆法系各国普遍重视成文法的制定,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以判例法为主,注重司法过程的公正与公平,强调程序法的意义,奉行"程序中心主义".20世纪后,两大法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与相互渗透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国和古罗马两部重要的成文法典,《法经》与《十二表法》分别是中华法系和大陆法系产生的基础,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通过对《法经》与《十二表法》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西法律文化产生根源的不同,并对现代法治建设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英美模式的资本市场和大陆法系的法律传统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构建的三大基本环境。立足于三大基本环境,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应系统、完整,能够为产权的计量和界定提供基础性支持,能够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借鉴普通法系国家建立的会计执业准则与我国大陆法系特征的会计法律应有机协调。  相似文献   
10.
从法制现代化历史进程角度看,清末“新政”既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改革运动,同时又引发了中国法制由传统中华法系向西方大陆法系的深刻转换,把中国法律史的轨迹根本地改变了,因而堪称一场真正的法律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