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87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船舶节能技术越发备受关注,本文主要讲述导流鳍的制作、定位和安装。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轿车经常时速已达100 km 左右,最高时速更达200 km 以上,因此轿车的车身设计既要服从空气动力学,要有尽量低的空阻系数,又要采取措施,在车身的前后端安装导流板和扰流板,以保证轿车的行驶安全.在空气动力学上,有法国物理学家贝尔努依证明的一条理论:空气流速的速度与压力成反比.也就是说,空气流速越快,压力越小;空气流速越慢,压力越大.例如飞机的机翼是上面呈正抛物形,气流较快;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水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提出几种水池设计的新思路,解决了生活调节水量远小于消防贮水量的地下水池的缺点,新方法介绍了室外地下水池与室内泵房的连接方法,室外地下水池人孔的具体做法及检修平台、水池溢流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用于某大气边界层风洞的新型换热装置,设计了一套水循环冷却系统。风洞内换热器是对第3拐角导流片进行特殊设计,该设计突破传统风洞换热器的设计模式,有效地降低了风洞气流的流动损失。在该设计中进行了换热系统的热力学计算、系统结构设计、流动阻力计算等。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该大气边界层风洞的技术参数,使用新型导流片换热器,可以使该风洞运转温度保持在25℃左右;该设计对于提高风洞实验数据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合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施工情况,论述导流渠开挖、围堰填筑以及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具体施工技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H区块存在施工压力高、造缝困难易砂堵问题,采取降低加砂规模和砂比等措施容易造成压后裂缝铺砂浓度低、缝长短而导致裂缝导流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应用脉冲柱塞式加砂压裂工艺,加砂时采用柱塞式分多个脉冲周期泵入,并伴注纤维使支撑剂在裂缝中非均匀分散铺置,实现裂缝由众多像桥墩一样的"支柱"支撑,流体通过"支柱"与"支柱"之间形成的"高速通道"快速流向井底。在H14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成功加砂30 m3,平均砂比达23.3%,压后平均日产液3.8 t/d,日产油2.8 t/d,增油效果是该区常规压裂井的2~3倍。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说到底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抓住这两个问题就是抓住了小学习作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拓展思维,链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角色定位,在一课一得中积累写作技巧;强化训练,在积累练笔中锤炼能力,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奠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各大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降低损失,各地区纷纷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洪涝灾害对人们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各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导流与混凝土运输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点环节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技术是影响工程整体施工的重要环境。现如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受影响因素有很多,从而会使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全面的来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并且及时的加以解决。本文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中导流问题与技术的分析,以及针对相关问题所采取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某型发动机低压压气机进口导流叶片转角调节系统工作原理,对某些发动机占空比参数不符合规定进行分析并找出异常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