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金磊 《中国名城》2021,(3):6-11
2021年是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1901—1972)双甲子诞辰.何以继续深入挖掘梁思成先生不朽的贡献,何以继承其丰厚的建筑文化遗产,何以从人类文化史与当代设计史上找到他对当今城市及建筑界睿发巧智的启迪,都是深入研究梁公的理由.据此,基于对《梁思成全集》(2001年1—9卷,2007年第10卷)的再研读,归纳了今人向梁思...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在建筑方面发展之快、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可谓绝无仅有。广大建筑工作者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并且在建筑创作上,逐步走出西洋化,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中国元素被创造性地融人到城市建设中。  相似文献   
3.
卢彬 《惠州大学学报》2001,21(4):126-128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对于民族风格建筑创作带有普遍性的两种认识以及具体到建筑创作实践中三种典型类型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我们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吸取精化,推陈出新,“唯有优秀的,才是真正民族的”,努力学习,为弘扬民族建筑文化添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非功能空间的概念及其设计思想,指出非功能空间在建筑及空间艺术中所担当的功能。通过分析一典型非功能空间讨论了设计的方法和构思,并探索非功能空间的深层哲学意义,提出了建筑创作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建筑同文学和艺术一样,是一种文化。既是文化,就必然具有文化的特征。可读性和耐看性是衡量文化水平的基本尺度。建筑创作应扎根本国土壤,结合中西先进的创作手法和传统风格进行发挥和创造。  相似文献   
6.
薛文选  雷红岩 《今日科苑》2010,(12):165-165
回顾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过程,指出理性传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结合创作实践说明,继承和发扬理性传统,并借鉴西方形式美学的合理部分,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发展和当代美学思潮的多元化及几个主要倾向。根据中国现在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分析了中国建筑理论与创作的现状,并具体阐述了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与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这个喧闹的文化背景下,一本装帧素淡至极的《建筑评论》在业界恐怕只是瀚海微澜。马国馨先生说,当下我们面临着建筑评论的贫乏和缺失。和建筑本身的貌似威猛雄壮相比,评论何止赢弱。既然建筑创作和建筑评论是建筑事业的两翼,那自是荣辱与共、毁誉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一些建筑设计师的共同特征,提出建筑设计师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与积累才能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来.  相似文献   
10.
认识是设计的基础,通过对世界名建筑的剖析,得出“环境、功能、形式”才是建筑设计最为本质的三要素,对“环境、功能、形式”三要素的清晰认识是建筑设计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