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3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6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昱  夏克 《鸡西大学学报》2003,3(4):71-71,75
本文结合计算分析,得出在主次梁交叉部位负筋的合理排放位置为次梁负筋放在主梁负筋上面。  相似文献   
2.
画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是建筑力学和工程力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的简便法是运用计算面积的方法来计算控制截面的内力值,从而画出梁的内力图。  相似文献   
3.
根据荷载集度与剪力、弯矩之间的导数关系,找出了绘制内力图的规律,应用此规律画剪力图和弯矩图不必列内力方程,只需依据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剪力图及弯矩图的图形特征计算出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即能简便、快捷地画出内力图。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1996年《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对大型集装箱船的总纵强度的要求为标准,讨论了具体装载状态下船舶总纵强度的校核方法,并着重探讨了在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与总纵强度校核有关的船舶资料的计算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梁的弯曲变形是杆件的基本变形之一。本文从学习梁的弯曲变形时容易发生的三个问题入手,加以分析,企图对学好梁的弯曲变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赵伟  童根树 《科技通报》2006,22(3):377-384
高频焊接矩形管生产效率高,抗扭性能好,平面外刚度大,根据需要内部可充填混凝土以提高抵抗局部屈曲的能力,比焊接H型钢的轻钢厂房有更好的经济性。为提高梁柱连接节点的承载力、减小节点变形,需在节点区外包槽钢。本文分析了节点区不同厚度、不同形式外包槽钢和不同的柱内加劲肋设置等对节点强度和刚度的影响,得出了满足刚性连接要求的节点区外包槽钢厚度计算公式。研究了柱加劲肋、螺栓排列、螺栓数目、槽钢宽度和槽钢下伸长度等的影响。建议了箱形柱柱顶与梁上翼缘齐平,槽钢与梁端板等厚,槽钢向上伸出长度以满足安装一排高强螺栓的要求,并设置三角形加劲肋与柱顶盖板和槽钢焊接,箱形柱顶和槽钢内面满焊的节点形式。分析表明这种节点有很高的刚度和强度,能满足刚性连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刘金鑫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41+45-41,45
偏心受压构件中次弯矩对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不可忽略。在工程设计中,对次弯矩影响有多种处理方法。在我国通常用增大偏心矩的方法来考虑。本文结合现行规范对次弯矩进行了分析,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火灾温度的变化,考虑火灾高温对结构钢屈服强度和梁塑性弯矩的影响,分析了火灾均布冲击荷载作用下简支钢梁的动力响应,计算了火灾场简支钢梁在均布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残余变形,分析表明冲击荷栽和火灾高温钢梁的变形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结构力学中。用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作内力图的顺序。是先作弯矩图、后作剪力图、再作轴力图。弯矩图是根据杆端弯矩和已知荷载分布情况叠加而成,但剪力图和轴力图是先通过繁琐的平衡条件求出杆端内力值,再由内力值与已知荷载分布情况叠加而成。分布荷栽、剪力、弯矩微分关系是:剪力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相应截面上的分布栽荷集度;弯矩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相应截面上的剪力:弯矩对截面位置坐标X的二阶导数等于梁在该截面的分布载荷集度。实践证明,利用作图规律和分布荷栽、剪力、弯矩微分关系能快速绘出连续粱和刚架的剪力图。不用或少用平衡方程。避免解题麻烦,能获得事半功倍效果。由此也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问题、深刻分析问题、果断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结构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学习中对一些概念理解不好,很多细节容易忽视导致错误,本文总结了几个学生常见的、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分析,由此可以看出结构力学分析中概念理解的重要性,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