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45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科学与政治交织之密切,前所未闻。全球变暖成了长远挑战,解决起来绝非易事。恐怖分子居然使用脏弹和生物武器这样的技术,想起来令人毛骨悚然。接着,四处蔓延的禽流感正对我们构成威胁。更不用提胚胎干细胞、能源政策、导弹防御、教育、选举技术等问题了,简直是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2.
恐怖分子     
赵巍 《垂钓》2002,2(12):53-53
1999年的夏天,我和三位同事相约去马蹄崖溪钓。那里虽然鱼多,但路很难走。溪边多峭壁,峭壁上长满了灌木丛和荆棘。我们四人沿溪边走边钓。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一个大潭边,潭水清澈,游鱼可数。虽然偶尔有一两只马蜂飞过,我们并没有在意,纷纷抛竿甩线。正钓得起劲,同行的小贾扬竿过猛,鱼线高高地挂在身后峭壁上的灌木丛中。  相似文献   
3.
张林 《青年记者》2006,(11):21-22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当代传播》2006,(4):24-24
为了保护新加坡的网络免受网络黑客和恐怖分子的威胁,新加坡不久前已宣布设立国家网络威胁监控中心。  相似文献   
5.
国际社会确实需要解决一些关键的问题,而极端主义思潮也为恐怖主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9·11”事件以后,全球反恐联盟对恐怖分子施以重击,但仍然难以防范无所不在的恐怖主义。8月14日,《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英国著名智囊机构——英国国际事务皇家研究所的发言人基思·伯奈特,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请他们谈谈伦敦恐怖袭击阴谋带来的启示,以及对恐怖主义根源的看法。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恐怖分子仍能发起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基地组织是不是依然强大?恐怖主义防不胜防,是不是终有一天,还会发生类似于“9·11”事件这样大…  相似文献   
6.
《欧洲新闻学中心》6月针对巴基斯坦记者的恐怖行动恐怕是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想象的:2011年5月10日,记者阿弗里迪终于没能逃过诅咒,被恐怖分子杀害。自2007年开始,阿弗里迪就已经被恐怖分子盯上,接到过多封死亡威胁令,多次逃脱暗  相似文献   
7.
凶悍的BOB     
哒哒 《少年电脑世界》2011,(Z2):120-123
幸福的暑假可算熬到了,先为大家带来一款非常火爆刺激的动作射击游戏吧!由于游戏采用了卡通风格的画面,再加上穿插整个游戏的幽默语言,令杀戮也变得不再那么残忍。但是主角BOB可不只会说笑话,他是一名游击队员,擅长使用各种武器。机枪、火箭炮、火焰喷射器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好了,剧透太多,玩的就没意思了,大家赶快安装游戏,开始体验吧!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化,恐怖袭击的梦魇(yǎn)不断。现在有些恐怖分子甚至利用动物携带炸弹进行恐怖袭击。那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培养动物反恐也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于是,动物特种兵悄然出动。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几年前的"9·11"事件恐怕还心有余悸,据报道,开着飞机撞向世贸大厦的恐怖分子就是通过互联网下载了波音系列飞机的模拟驾驶软件,学会驾驶飞机的!但更加让我们胆战心惊的恐怕是发生在我  相似文献   
10.
雷宇 《新闻前哨》2007,(2):39-40
2004年上海《新闻晚报》内部的一场讨论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和传媒的关注。事情的起因是《新闻晚报》记李宁源采访归来写了一篇章《一名新记的困惑》,述说他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袭击身亡的某民工家属时的遭遇:其家人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知道儿子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接受记采访。李宁源退出后,村委会主任却陪着当地领导和一群记,浩浩荡荡地冲进这个民工的家门,领导人在老太太哭天喊地的悲痛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记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悲痛镜头。李宁源为此发问:在职业与道德面前,记如何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