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下岭独徐行,艰险未能忘",北宋文豪苏轼贬谪岭南,两度途经大庾岭,笃情悱恻的诗句表达了他颠沛流离、仕途坎坷的一生。明清以前,岭南一带属荒蛮僻野、瘴疠之乡,贬谪者多徙岭表。两广垦拓后,粤省商民沿珠江水系溯江而上,翻越大庾岭入赣江水系,经鄱阳湖直抵长江,大庾岭路遂为赣粤襟喉要道,一度繁华昌盛,直至海运勃兴后,才湮于史乘。襟喉道路大庾岭地处赣粤交界地,系南岭的五岭之一,既是珠江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线路关注的不仅仅是遗迹,而是在历史使用中产生的相互联系。笔者认为文化线路的精神是当地传统与人们的迁徙相融合的结果,当研究动态的文化线路时,这种精神性变得更为复杂。本人以梅关古道作为案例来研究文化线路的重要特性以及对文化线路的价值与场所精神的阐释。文章第一部分是理论方面,第二部分利用理论来阐释梅关古道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3.
如果不是有史为证,无法想象眼前这条普通的山间小道,在古代却是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南雄县位于广东北部大庾岭南麓,与江西接壤,现有人口46万,是粤北地区  相似文献   
4.
赣州     
在匆匆的行走中,想把握一座城的精神脉络不易,况且是赣州这样一座有千年古韵与积淀的城。这座城,与我的家乡荆州相仿。星散的、可追溯至数百年上千年前的遗存,仿佛尚未被岁月磨蚀的纹饰,佩戴在他的额际、腰部、眉端、指尖,仿佛一个历经沧桑的人,随手一掬就是一把故事,可是不轻易言说,一味地沉默,将过去和未来交付流水。眼前的赣州,不知是否我止于游历而未生长于斯的缘故,在我看来显得轻盈许多。古意无处不在,但不是钝意人髓的古,而是沉静舒雅的古,仿佛某一个朝代的特质太过深刻地沉淀在它的骨血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