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道了槭叶铁线莲一新变种——无裂槭叶铁线莲Clematis acerifolia Maxim. var. elobata S. X. Yan。该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较矮,高不超过20 cm,叶卵形至宽卵形,不分裂,基部宽楔形至近截形,边缘具不规则锯齿。  相似文献   
2.
国产乌头属的化学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二萜生物碱的类型、生物合成、在乌头属植物中的分布,并参照国产乌头属的系统分类、形态演化和地理分布,本文讨论国产乌头属的化学分类。 1.以牛扁碱型成分为主的牛扁亚属和以乌头碱型成分为主的乌头亚属可能在乌头属进化的初期阶段就已分化,各自沿着独立的道路发展。2.乌头亚属包括以下类群:(1)以阿替生型、维特钦型、乌头碱型胺酵和 酯碱为主的保山乌头系,主要分布于国产乌头属近代发展分化中心之一的横断山脉和金沙江流域,可能国产乌头组的近代分化就是由该系发展而来; (2)以乌头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为主的乌头系,为进化程度较高的群,所含乌头碱及尼奥灵显示了该系与保山乌头系的亲缘关系; (3)以乌头碱和松果灵为主的准噶尔乌头系,所含乌头碱和松果灵显示了该系与保山乌头系的亲缘关系; (4)以滇乌碱类酯碱为主的显柱乌头系和蔓乌头系,为进化程度较高的群,其酯碱有别于乌头碱类。3.以阿替生及C19内酯型为主的甘青乌头系及圆叶乌头系,可能为进化早期形成的高山特化类群。4. 以阿替生和C19乌头碱型胺醇为主的露蕊乌头亚属,可能为特化类群。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1,(8):64-65
我国发现迄今最早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由沈阳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组成的课题组,最近在我国辽宁凌源早白垩世义县组中部首次发现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大化石——"李氏果",时代距今约1.24亿年。这一古老的真双子叶植物非常接近现生的毛茛科,是我国乃至全球迄  相似文献   
4.
毛茛科金莲花族Trolliese和升麻族Cimicifugeae的细胞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L.在云南西北部形成一个多倍体系列(2n=32,48,64),四倍体细胞型(2n=4x=32)较为常见,其核型有明显的居群间变异。驴蹄草属Caltha、鸡爪草属Calathodes、Megaleranthis以及金莲花属Trollius的染色体在大小上基本相似,都属于中等大小的R-型染色体。细胞学和花粉学证据都支持鸡爪草属与Megaleranthis和金莲花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铁破锣属Beesia、Anemonopsis、黄三七属Souliea、升麻属Cimicifuga以及类叶升麻属Actaea的核型彼此基本相似,在染色体大小和形态上都与驴蹄草属、鸡瓜草属、Megaleranthis以及金莲花属的核型明显有别。细胞学证据表明铁破锣属应是升麻族中的成员。  相似文献   
5.
提出毛茛科Ranunculaceae铁线莲属Clematis一新分类系统。首先,简要回顾了此属的分类学研究历史,继对此属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重要形态特征和花粉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一系列演化趋势。这些趋势,尤其是萼片和雄蕊的演化趋势说明在现存的铁线莲属植物中,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与其少数近缘种的花构造最接近比铁线莲属原始的银莲花属Anemone,因此,包括绣球藤等植物的绣球藤组sect. Cheirpsis被认为是铁线莲属的原始群。主要根据花构造对铁线莲属现存的15组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是在4条演化干(绣球藤干、欧洲铁线莲干、尾叶铁线莲干、长瓣铁线莲干)的演化过程中先后形成的。本文将此4条演化干处理为亚属。最后做出属下各级分类群的系统排列,并给出简要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国产毛茛科银莲花族Trib.Anemoneae 17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10种银莲花属   Anemone L.植物中,1种(西南银莲花A.davidii)为x=8的四倍体(2n=4x=32),5种(匍枝银莲花A.   stolonifera、草玉梅 A.rivularis、卵叶银莲花A .begoniifolia、水棉花A.hupehensis f. alba、大火草A.tomen-   tosa)为x=8的二倍体(2n=2x=16),4种(鹅掌草A.flaccida、湿地银莲花A.rupestris、蓝匙叶银莲花   A.trullifolia var.colestina、拟条叶银莲花A.trullifolia var.holophylla、展毛银莲花A.demissa)为x=7的   二倍体(2n=2x=14)。罂粟莲花Anemoclema glaucifolium 为x=8的二倍体。6种铁线莲属Clematis L.植   物(滇川铁线莲C.kockiana、长花铁线莲C.rehderiana、毛茛铁线莲C.ranunculoides、扬子铁线莲C.   puberula var.ganpiniana、短尾铁线莲C.brevicaudata、金毛铁线莲A.chrysocoma)均为x=8的二倍体。银   莲花属中x=7的种类的核型彼此十分相似,均由6对大型具中部着丝点的染色体和1对具端部着丝点   的染色体组成;x=8的二倍体种类的核型与罂粟莲花属和铁线莲属植物的核型十分相似,均由5对大型  具中部着丝点和3对具端部或近端部着丝点的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7.
西藏毛茛科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开发利用的很不理想,因此,毛茛科植物在医学、经济和育种上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文章介绍了该植物在色季拉山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现状,并提出了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的灌木铁线莲组sect. Fruticella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此组共含5种、2变种和3变型;对此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写出本组2系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组下分类群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各分类群的3幅插图。根据花的构造认为在铁线莲属中,灌木铁线莲组与黄花铁线莲组sect. Meclatis在亲缘关系上最为接近。二组拥有的共同特征为: 花的4枚萼片呈黄色,斜上方开展;雄蕊花丝下部变宽,呈披针状条形。二组的区别为: 灌木铁线莲组的萼片边缘在花开放后展宽成膜质狭翅,雄蕊无毛;而在黄花铁线莲组,萼片边缘不展宽,雄蕊花丝被柔毛。本组5种的花构造一致;在其他营养器官形态特征方面观察到以下演化趋势: (1)叶由不分裂到羽状全裂,由绿色到灰绿色,由狭菱状卵形到条形;(2)花序含数朵花,具花序梗和2苞片,生于当年生枝顶端,到花数目减少到1朵,花序梗和苞片消失,花生于当年生枝的腋生短枝顶端。根据上述演化趋势认为灌木铁线莲的模式变型C. fruticosa f. fruticosa (叶绿色,狭卵形或披针形;花序通常含数朵花,顶生于当年生枝上)是本组的原始类型,其他种可能均源出于此类型。根据花序特征,本组被划分为2系。第1系,灌木铁线莲系ser. Fruticosae,含4种,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及相邻干旱地区,向北达蒙古戈壁荒漠,向南在甘肃越过秦岭到达甘肃南部。在黄土高原北部及相邻的内蒙古西南部集中分布本系全部4种,这里是灌木铁线莲组的分布中心。第2系,绿叶铁线莲系ser. Virides,含绿叶铁线莲C. viridis 1种,分布于我国横断山区北部的高山灌丛草地。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仔细检查紫苞翠雀花Delphinium purpurascens W. T. Wang、 粘毛翠雀花D. viscosum Hook. f. & Thoms. 和锡金翠雀花 D. conocentrum Chatterjee的模式,发现紫苞翠雀花和粘毛翠雀花在所有性状上都没有本质区别,二者的小苞片特征相同,干时均为蓝紫色,船状披针形,着生于花梗上部,通常对生。本文将这二种予以归并。锡金翠雀花的小苞片绿色,宽披针形,与花邻接,与粘毛翠雀花易于区别,故该种应是一个独立的种。本文恢复了其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