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体育思想的渊源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资料的方法、调查的等方法,对快乐体育的理论来源与实践进行了探讨。结早表明,快乐体育思想最早应源于四千多前孔于“游于艺”的教育思想,近代快乐体育思想的发起与传人也不仅只限于日本。当代快乐体育思想从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等几方面均有全面的改变,并稳步地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2.
让经济学还乡 经济学一向被看作应当“价值中立”、不宜进行道德判断。因为把人和价值的问题高高挂起,经济学教科书向我们兜售的经济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只有一篇篇关于经济模型的纷纭说辞,一段段精微缜密的数学推演,而没有与具体人、具体生活的关系。但学术训练和实际利益相结合,又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锁定在为富人辩护的轨道上。然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写意艺术.是人生理念的游戏。它是用"游于艺"的人生方式.去追求和表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感受.借助浓淡干湿的笔墨.来表达艺术家的人生观照.通过"游于艺"的抒发方式.近乎到意;;趣;;戏的审美意境。这里的"戏".并非是随便表演一气.而是强调艺术"无意于佳乃佳"."不似之似"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4.
30多年前,报考中师是班主任帮我拿的主意,我只是没反对。到现在,我竟如此喜欢、热爱教书,觉得当教师是天底下如此美的一件事。为何有这样美妙的感觉?《论语》中的一句话最能概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么多年来,我学着孔子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足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化境,去涵养、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我也与这份美好相遇。  相似文献   
5.
肖建勋 《文教资料》2008,(34):14-16
三毛,作为20世纪80年代在港台、大陆以及海外华人读者眼里最有传奇色彩的知名女作家,一个被无数青少年热爱、迷恋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不具有任何的"使命感"和"文以载道".也不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益,但能融于大众.深入读者心中,而且她的创作与她个人生活紧密关联.她曾说:"我的写作生活,就是我的爱情生活.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爱情观."在她创作生涯中,三毛不断地认真生活.不断地突出自我.也就不断的自塑形象.让读者体会到生活中的三毛是一个对人生具有乐观积极、至善至美的态度和主张平等自由处世原则去与人和社会交融的传奇女性.  相似文献   
6.
孔子“游于艺”思想阐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于艺”是孔子政治失意后所采取的一种生活和心灵安顿方式,也是后世失意者医治心灵痛苦的屡试不爽的良药和文化艺术得以产生、兴盛的动力之一。孔子的“游艺”是朝着超越世俗、恢复自我的天性发展,庄子的“游心”则进一步要求摆脱一切世俗的、功利的、工具的羁绊,完全返回到人的本性,使心灵有着更为开放,更为广阔,更为纯净,更适合想象的自由驰骋和人格的自我张扬。因而,庄子的“游心”是对孔子“游艺”的逻辑展开,庄与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互相兼容,共同对后世艺术家、文学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来概括儒家人生哲学。然而,“穷”是否除了“独善其身”外就无所作为了呢?陈白沙的处士哲学向人们指出了在“穷”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有所作为的道理,而且他本人就是这一哲学的忠实践行者。他的处士哲学可概括为五方面内容:立大我,顺自然;志于道,谈于利;用则行,舍则藏;育英才,淑人心;游于艺,求真乐。他是中国古代处士哲学之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8.
三毛离世后,久久不能散去的便是众多文人对其作品内容真实性的质疑。研究三毛文学的不乏其人,在对她文本研究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深入到她的生活中去。在她坎坷的人生经历上,磨砺练就了她那独特的行文风格。她用“私小说”的文体,娓娓道出她的人生坎坷;用“游与艺”的写作态度,细细地展现她的人生履历。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文坛,三毛其人其文的真实性确实有待大家的验证。在本文中,将用客观的态度来阐述三毛的行文。将作家、文本与其真实生活相联系,更全面地理解三毛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9.
东书房记     
韩宾祥 《收藏》2013,(13):204-205
东书房,少俨兄清心雅居之所。吾不知其所寓者,然有斯人而有斯名焉。其室阔大,有书千卷、琴一张,画案一,茶桌一,可容三五人小啜。其用物或古扑或精致,足见少俨志趣。艺必以道为归。风吹万物,殊途同归者,道也。少俨善论气,试以气论之。气者,在内为神,在外为势。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即所谓神完气足者。养气之道,惟在充实,而美大圣神可以驯致。充实之方,读书行路而已。读书以充之,行阅以实之,非别有他谬巧也。志于道、据于德、  相似文献   
10.
<正>一、古代哲学对传统审美的影响中国绘画艺术博大精深,而其中的文人精神对中国画笔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历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品性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儒"、"释"、"道"是传统中国绘画审美的基础特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认为艺术行为是歌颂、弘扬道德的一种方式和途径,美与德是分不开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在讲述的内容中贯穿道德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