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献的酸度对文献的保存寿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掌握善本古籍特藏文献的酸化状况,笔者于2001年对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特藏文献纸张的酸度进行了全面检测,取得了大量而又十分珍贵的数据。本文介绍了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特藏文献酸度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还提出了对善本古籍特藏文献防酸去酸建议。对于掌握善本古籍特藏文献的酸度现状,以及制定防酸、去酸计划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乐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40(1):97-101+114
从红色专题特藏概念的界定出发,论述了红色专题特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意义:红色专题特藏是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素材,是社会服务的鲜活题材。复旦大学图书馆在历史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捐赠、采购、收集等方式建设了时间跨度大、类型多样、主题丰富的红色专题特藏。采取参与式、阵地化思政教育,多形式、全方位驱动科研,立体化、全媒介大众推广的三大举措九种手段,挖掘红色专题特藏的全方位价值,在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资源研究、红色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过4个多月的紧张建设和精心布展,湖北省档案馆特藏库于2008年4月10日正式建成。 湖北省档案馆特藏库是兼有“藏”、“展”两种功能的特殊档案库房,面积400余平方米。特藏库首批入选的纸质档案多以橱窗形式展藏,其它载体档案则以展柜形式展藏。今后陆续入选的特藏档案将主要存放在特制的封闭木柜中。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大学图书馆和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合作实践为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两馆合作的特藏资源共建和服务模式,并总结了这一模式的合作基础、积极意义,进一步提出该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其他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工作提供新思路,并为中国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崔明明 《图书馆学刊》2006,28(6):102-103
港澳台地区政府出版物是形成国家图书馆馆藏特色的重要内容。结合港澳台地区政府出版物的特点。就国家图书馆入藏此类出版物的重要性以及加强采访工作的具体设想及其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许元 《云南档案》2004,(6):30-32
本文结合省级及以下国家综合档案馆特藏室建设工作实际,研讨了特藏档案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价值,阐述了特藏档案价值鉴定的基本原则和应遵循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2001年全国档案局馆长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国家档案馆尤其是副省级市以上档案馆可以尝试建立档案馆特藏室,将特别珍贵、重要档案集中保管,采用先进设施、设备,对重点档案实施特殊保管和提供利用。”自此,我国档案馆特藏建设浮出水面,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北京档案》2005,(5):42-42
《新上海档案》2005年第4期楚焰辉的章,对现今国家档案馆特藏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作认为,我国的特藏室基本上有专题型、综合型和混合型等三种。专题型特藏室,专题的内容以某一人物,某一专业档案或某一载体档案等为例;  相似文献   
9.
<正>1月28日,辽宁省委常委、秘书长谭作钧来到位于沈阳浑南的省档案局(馆)进行调研,在省档案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赵焕林的陪同下参观了馆内特藏室、档案整理间等,详细询问了档案馆所保存的重点档案及档案整理抢救等情况,并向正在工作的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随后,谭作钧在听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工程项目的推进,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数字人文是信息技术与人文科学相互融合的产物。数字人文的发展更是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范式。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科学研究的知识存储、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其积累、存储的数字资源和高度结构化、规范化的元数据记录,是数字人文项目开展的数据基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数字人文背景下特藏资源的内涵与发展状况,分析了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主要作用,论述了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