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36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辰军 《内江科技》2011,32(9):117-117,94
针对注水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极为零散,挖潜难度加大,注多采少矛盾日益突出,注水开发效果逐渐变差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16块这一典型的欢西油田高效注水开发区分析研究入手,转变注水开发思路,由全面注水向优化部位注水,由多层注水向主力层段注水,提出并开展了"潜力层注水"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油藏工程综合分析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各种动态检测技术,对注水开发油田特高含水期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了相关的监测方法并建立了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3.
大庆长垣喇嘛甸油田主要发育泛滥-河流平原相沉积的厚油层砂体,厚油层内部非均质性突出.经过30多年的开发,综合含水已达94.09%,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厚油层内部.为了寻找剩余油,开展了厚油层内部建筑结构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通过对四级结构单元及各类结构界面的模拟,揭示厚油层内部结构界面和夹层的空问分布特征,为层内剩余油分析及有效挖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胡12块严重非均质油藏为例,介绍了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吸水剖面、产出剖面、找漏窜等配套监测技术应用方法,及在剩余油潜力精细认识、挖潜及精细注采调整中的典型做法,对类似油藏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仍有大量的剩余油以不同形式分布于厚油层顶部和差层部位。而现有的控水挖潜技术很难在控制产液量的同时提高剩余油的动用能力。针对剩余油分布特征,选取萨北开发区北二西后续水驱区块(15注18采)作为攻关挖潜对象,开展了油水井对应细分调整现场试验。通过油水井对应层间细分,厚油层内整体提升注采压差,进一步提高薄差层和厚油层内中低渗透部位的动用程度,更大限度地挖潜剩余油。  相似文献   
6.
胜利油田永12断块厚油层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永12断块属强边水厚油层油藏,2000年以来,通过精细油藏地质研究,深化了油藏开发后期的特征认识,采用水平井技术加密井网、调整采液结构、补孔卡封等挖潜措施,实现了厚油层的特高含水期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7.
特高含水后期经济极限含水率和采收率的确定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梅 《内江科技》2006,27(4):160-160
油田部分区块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大部分油井含水已经超过石油行业中默认的98%的经济极限含水值,含水的增加,水油比上升,开采成本增加,因此,对油田的经济开发进行调查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孤东七区西6~(?)“三高”开发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盈亏平衡原理预测经济极限含水值,在此务件下,利用童氏图版及水驱特征曲线法预测经济极限采收率,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动态资料提出经济可行的调整意见。该方法对高含水油田开发整体方案的部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曲洪真 《内江科技》2010,31(12):139-139
梁南沙三中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期,通过深化受储层静态影响和受井网、开发方式影响及数值模拟的剩余油分布特征,重新认识了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驱油效果,有效动用剩余油,提高了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埕东油田东区为中高渗透整装砂岩油藏。1974年投入开发,1996年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本文通过密闭取芯井资料,结合油田生产实际,系统研究特高含水后岩性、物性的变化规律和油层水淹状况、剩余油分布特点.对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和综合调整措施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孤东油田四区5-6层序经过近20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平面储量动用程度高、后期措施效果较差。为提高注采对应率以及水驱动用程度,进一步完善基础井网,提高注采井网储量控制程度,编制井网完善方案,对本单元注采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单元注采系统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