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多元化的日益渴求,作为文化工具和文化载体的电视,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电视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并以其独特的渗透力强劲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正确把握电视文化的精神内核,有效释放电视文化的积极效能,最大限度地消解其负面影响,无疑是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广大观众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非常欣慰地看到元旦晚上的“2001年中国经济年度报告”。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2001年中国经济年度报告”被安排在新年音乐会后,颇具意味,因为对于关心中国经济的观众,电视版的中国经济年度报告确实是一道新年盛宴、也是一场新年音乐会——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在电视屏幕上再现;年度的领衔经济事件在屏幕上重演;权威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用通俗的话语阐释年度经济现象和经济学思想;对经济学家的调查和百姓生活故事演绎着年度经济指标……毫无疑问,电视版的“2001年中国经济年度报告”是经济生活服务频道开发和制作的又一品牌节目。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的内涵 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且尚无定论。但笔者以为,凡与民生相关的新闻均可以称之为民生新闻,只不过可以分为小民生和大民生。所谓的小民生,就是将关注的着力点放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为百姓提供度身定做的生活信息和服务信息,成为他们必需的生活参考,比如说天气冷了、菜价贵了等;所谓的大民生,就是更多注目于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等新闻,比如金融、房地产、汽车等方面的政策调整或者新规。  相似文献   
4.
张奕 《新闻记者》2006,(10):53-55
在传媒市场日趋细分、竞争不断白热化的今天,各大报纸都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创新栏目设置,以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读者。传统党报也正加入这场竞争中。近来,不少省级党报的经济新闻版上,经济言论空前活跃、比重明显增加,便是一个亮点。一、当前党报经济新闻言论的主要特点党报以往的经济言论,选题往往较为宏观;论述方法严谨,有时却过于刻板;见报频率也大多为数天、一周乃至更长时间。因此对普通读者而言,这些经济言论还显不够解渴。但是,近来这种现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以解放日报为例,今年2月20日,这家上海市委机关报经济新闻版的经济言论栏…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深入民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新闻三昧》2006,(7):23-25
近年来,以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第七日》、《生活面对面》、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等节目为代表的一批关注和反映百姓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脱颖而出,并在收视率、社会反响和公信力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新闻栏目在各台长期稳居收视率前五位。一时间,无论是电视媒体还是纸媒体刮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民生新闻之所以深受欢迎,赢得民众的关注,这是媒体市场化竞争加剧、大家开始意识到要加强对受众感兴趣内容的报道的结果,并为其在民众中树立了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姜冬梅  王威 《新闻传播》2006,(2):38-38,41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代表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倾听百姓话语,“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代言人”,“民众、民心、民愿、民情、民趣”是这类新闻的基本内涵。它的大多数新闻是对百姓原生态的关注,并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心,与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但这种界定不是说这类新闻就是简单的家长里短,平铺直叙。  相似文献   
7.
闫倩 《新闻传播》2006,(5):14-15
所谓民生新闻,其实至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大体上可解释为关注百姓的生活、生存、生计的新闻。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活,而且大多笔法平易,强调人文关怀。一般来讲,都市报、晚报、早报等的社会新闻基本都定位于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因其贴近性强,活泼、实用,与一些板着面孔的报道相比,受欢迎得多,因此在近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笔者在翻看几家报纸时发现一个普遍的让人忧虑的现象:民生新闻中有关城市的、市民关心的内容太多,而有关农村的、农民关心的报道太少,形成一个“重城轻农”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都市类报纸面对的受众是广大普通城市居民,因此,在选择新闻题材时,应该尽量选取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以引发他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经济报道要贴近百姓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对国家经济政策、经济趋势、经济信息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媒体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服务类的经济报道、专栏、专版、专刊以及电视信息频道、经济频道都相继开办。然而把服务类的经济报道办得有声有色、人人爱看并非易事。过去我们做经济新闻报道侧重于宏观的导向,都是一些方向性的报道,读者看了犹如一团雾水,蒙蒙眬眬。现在,伴随着人们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化的信息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了。很多媒体把自己定位在服务上,尤其突出对经济生活的服务,金融、房产、车市、就业、消费、产业等等来吸引读者眼…  相似文献   
10.
贾桂芳 《兰台世界》2006,(12S):21-22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诚信的意义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有着重要的道德意义。这一意义渗透到社会发展、百姓生活之中,成为社会发展之基,人之立身之本。人事档案作为人的一个“缩影”,也应有人的诚信反映。但传统的人事档案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反映人的诚信方面的内容是空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更好自我完善与价值实现的必要素质。所以,审视诚信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对人事档案的未来改革,拓展人事档案的内容,促进人事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