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龙县位于大理州西部,处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这里地广人稀,山高谷深,但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特别是盐井文化、桥梁文化、兰花文化、吹吹腔文化,以其独具特色和魅力吸引着州内外有识之士前来云龙进行调研考察.……  相似文献   
2.
地下之火,在火井蔓延千年,而华夏历史中,火井对文明的影响是几乎无法用代来计算的了。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白族名家大姓在滇西盐井区域的开发中,促进了人口、经济和文化这三大过程的整合与变化,使偏于滇西一隅的白族盐井地区民族社会进入了“略与中夏同”发展层面,为祖国西南边疆各民族的融合与国家认同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顺荡古村     
"云龙八井"之一的顺荡,位于云龙县城石门以北70公里的江畔,隶属于白石镇,是一个依山傍水、树木掩映、屋舍俨然的白族村落,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赵敏 《大理文化》2013,(9):100-108
季羡林先生的杰作《糖史》,已详实地叙述了糖在缔造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与糖这一重要物质文化媲美的当数盐。古代的洱海区域各族先民追逐着盐在大地上迁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文明,最终将部族和聚落布满滇西大地。如果我们将中国盐资源的位置分布作综合审视,就可以发现古人类在中国大地上的三条迁移路线:一条是嗜鱼的古人类沿中国东南沿海的迁徙路线;一条是喜杂食的古人类沿中国中部丘陵、岩洞移进的路线;还有一条是擅狩猎的古人类沿横断山北上的路线。在这三条路线上都能找到盐的分布。而我们所探讨的洱海区域盐井就是在这第三条路线的横断山纵谷区。这并不是一种偶然巧合,而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离不开盐的必然结果。答案就蕴含在人类自身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6.
高文 《大理文化》2012,(2):99-100
弥沙坐落在剑川西南一个狭长的山谷中,为唐南诏时“傍弥潜井”、“沙追井”两地名之合称。自唐代开展制盐业以来,弥沙就有盐井,称傍弥潜井。相传最初的弥沙井旁边没有人烟居住,人们居住在上方山腰的平地中。有个妇人的牛经常偷偷跑到盐泉边吃盐水,妇人找牛发现了秘密,弥沙井从此被发现,人们才开始了打井煮盐的生活。自上世纪50年代末乔后盐井开发,弥沙盐井停采,但弥沙河畔的岩曲、大邑、弥井村还保留着耍春牛的活动,白语称之为“达额勾”。  相似文献   
7.
徐文 《兰台世界》2016,(2):146-149
以盐业上中下节契约为载体而运行的盐井合伙做节制度是盐商们设计出来用以保证盐井生产生命力的风险防御机制。它不仅通过日份部分转让的方式实现了资本接力与成本分担,而且通过不断吸纳新成员的方式实现了人力、资本与资源的联合。做节制度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日份转让的方式、利润分配的约定、风险成本的分担均可为我国农地股份制方案的实施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吴成立 《文化遗产》2014,(6):97-102
西藏盐井地区以盐为中介,藏族、纳西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共处其间,藏传佛教、天主教、东巴教及原始宗教并立,形成相对独特的“盐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和谐共存发展的福地.在“盐文化”传承人下关老人的口述史中,盐井人是通过将那些神化形象以及来自外来他者的文化要素与盐井盐文化相联系,从而实现自我的文化建构,盐对于盐井人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层次.  相似文献   
9.
高文 《大理文化》2011,(6):94-95
想象不出没有盐的日子,生活将是怎样的索然无味!然而弥沙这个曾经蒸腾过浓浓盐香的小山村,它的盐味却在岁月的流逝中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是人们嘴边的记忆和起伏的群山。  相似文献   
10.
藉由茶马古道的开启,滇藏线沿途成为西藏地区最早与外界接触与交流之处。千百年来,这个茶马古道旁的藏族村落,倚隘而兴,因盐而盛,藏传佛教、天主教、东巴教也在此地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