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洋 《新闻天地》2004,(10):29-31
一个娇柔万分且小有才气的女子,爱上一位技工学校校长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计名分和金钱,心甘情愿地成为校长的“地下情人”。渐渐地她开始感到当“婚外情人”太不合算,便由一个纯情女子扭曲成了一个泼妇,逼着情人签下“转正协议”……无度的贪欲令昔日含情脉脉的情人伸出了罪恶之手……  相似文献   
2.
梦隐 《科学文化评论》2014,11(5):124-128
<正>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2?–1610)在西方艺术史上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人物,他的作品混杂着肉欲、血腥与暴力,其短暂生平也充满了动感和激情。据说他的出生适逢天使长米迦勒(Michael)的庆典日,因此取名"米开朗基罗";但是这  相似文献   
3.
英国现代戏剧家普里斯特利的《罪恶之家》是西方忏悔体类文学作品.该剧借助伯林一家人对待自身罪恶所采取的态度展开演绎,通过对忏悔的不同态度,不仅揭示了物欲横流社会下人性的丑恶,而且展示了“忏悔”对个人及社会具有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1943年,26岁的苏茉尔被关进了那个被誉为“死亡工厂”的罪恶之地——奥斯威辛集中营。 如果要从极大的不幸之中找出一丝幸运的话,那就是苏茉尔没有被关进被称为“灭绝营”的2号集中营,而是和很多女人一样,  相似文献   
5.
夕诚 《科学启蒙》2011,(Z2):62-63
午夜凌晨,当大家都已进入甜美的梦乡,却还有一些"勤劳"的人神出鬼没地活跃在大街小巷的下水道旁,他们在干什么呢?小心了,他们可能正在打捞地沟油……罪恶的"毒油"地沟油,听名称就知道它是从下水道里提炼出来的,这可是饭店酒  相似文献   
6.
张燕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56-59,66
19世纪纳撒尼尔.霍桑的名著《红字》与20世纪考琳.麦卡洛的畅销小说《荆棘鸟》描写的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爱情,那欲爱而不得的爱情都是在荒野中产生的。荒野不仅是罪恶与危险的渊薮,也是爱欲的伊甸园,那里绽开着文明之花。受到宗教禁锢的主人公海丝特和梅吉在荒野中思索而奋起反抗,并由她们的女儿实现荒野中的梦想。她们的女儿珠儿和朱丝婷是两位作家在现实世界的荒野中的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7.
罗伟 《今传媒》2005,(5):52-53
雷鸣和我是老乡。认识他时,他在武汉一家报社做打工编辑,现在他则是武汉小有名气的撰稿人。若非亲口道出,谁也不会知道他有那么复杂的人生经历,包括他曾两度失足并被劳教,为生计所迫当三轮车夫……下面就是他的自述。特殊经历,我成了金钱主宰的“奴仆”1975年12月28日,我出生在  相似文献   
8.
阿陈 《世界文化》2004,(1):29-31
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钢琴家》上映后,赢得好莱坞及全球评论界和观众的认可,先后获得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搁大奖、法国电影恺撒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美国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以及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波兰斯基从影以来,拍过包括中国观众熟悉的《苔丝》、《苦月亮》等在内的大大小小的作品27部,在国际影坛享有“罪恶大师”的盛名。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独,其中有不少是恐怖片和悬念片的经典,这源于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并与他经历中形成的独特世界观、人生观有关。童年磨难波兰斯基1933年8月8日出生于一个侨居巴黎的…  相似文献   
9.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宗教观念为基础,以精神复兴为主题,以哲学思想为内涵,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双重特质——罪恶与自由。罪恶主要体现在弑父线索和人物内心的表达上,自由主要体现在人物个性和人物思辨的过程中。小说双重主题的表达对当时社会人文主义观念和精神世界的重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阿马鲁神父的罪恶》被认为是葡萄牙文学史上难得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它对宗教势力给予无情的揭露,对宗教禁欲主义给予严厉的抨击。尽管如此,本文认为作者并未否定宗教,而是通过对作品解读认识到作者在宗教问题上存在两面性的矛盾态度。这使得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这部作品,探究作者的宗教观,从而达到全面认识作者的创作思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