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县级教育督导部门,受体制、机制的制约和束缚,要想充分发挥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就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为教育擂鼓助威,必须集聚合力为教育引水开渠,必须因势利导为教育助力增势,这样才能实现最终促进县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笔者认为,这句关于文化的精辟描述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班级。班级文化就是能把散落的师生个体串成整体的那一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是一个班级在成长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一种聚合力,更是班级特有的精神标记。一、邂逅"蒲公英""芝兰入室,久而自芳。"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积极响应新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冉志坚 《成才之路》2014,(29):55-55
正当前,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阶段,办好每一所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的办学目标。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农村学校的现状,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下面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谈农村中学自身建设的想法。首先,学校的班子成员必须同心同德,凝聚合力,不能在管理制度上打折扣。如果学校的班子表面上团结,不讲原则,遇事卖人情,只是被动完成业务任务,缺乏主动作为和担当精神起不到引领带头作用,这已经将学校建  相似文献   
4.
吴军林 《新闻天地》2008,(4):I0003-I0003
强队伍,聚合力,众志成诚谋发展。 安平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来抓,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制度,定期交流思想,不断增强班子内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创造力。全力打造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干部队伍。全力开展干部作风建设。紧抓涟源市干部作风建设年.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档案资料是“三农”工作的真实记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生动见证,是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农业农村工作参考、经验借鉴、史实查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国家、省档案局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区)、乡(镇)活动以来,威海市各级档案部门上下联动,积极作为,使全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得到长足进步,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蔡葵  周彤 《中国出版》2012,(17):25-26
我国目前已经组建的若干新闻、出版、广电等传媒集团在一定范围、一定区域内都发挥着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但不可否认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多为行政式推动组建而缺乏市场内生的聚合力与调控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与配置缺乏效率,在跨地区、跨媒体、  相似文献   
7.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总结科学基金发展成绩和经验,表彰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部署2012年工作,推进科学基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会议表彰了19个科学基金管理先进单位、6个先进地区联络网、103名先进工作者,为52名从事基层科  相似文献   
8.
战役性报道在新闻宣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新闻宣传把握大局、服从服务于大局的重要手段,是发挥党报主阵地、强化主功能、打好主动仗的重要内容。开展战役性报道是党报的强项和主要特色之一。近年来,邢台日报通过整合新闻资源,加强新闻策划,集中重要版面等,在战役性报道上进行了新探索并实现了新突破,树立了党报权威,赢得了读者好评。  相似文献   
9.
张云龙 《职业圈》2014,(22):84-86
一家比利时公司在山东威海投资办企,十多年来,不仅实现了资本跨国经营,还实现了与中国水土的相生相宜相容。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健全合理化建议体系、开展会员技能竞赛,这些中国特色都为资方欣然运用。  相似文献   
10.
刘克军  郭超 《现代教育》2003,(12):31-31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余祖光同志曾指出:“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Ⅱ玎向市场需求办学,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由此,专业设置就必然成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这一点上的突破有可能带动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改革和人才需求与职教供给的良性互动。”我校机电专业已经开设十六年了,总结十六年的经验教训,思考今后的改革之路,我们认识到抓好专业教学改革的聚合力问题是推进专业教学改革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