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已经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进入生命科学、医学研究、遗传工程、疾病诊断、法医学、考古学等各个领域。本文简要介绍这种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简称PCR)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 DNA片段的酶学方法。其原理是:用一对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引导 DN A聚合酶在引物识别位点之间的两条互补链上进行DNA合成。经过模板变性、引物复性、引物延伸三步反应的多次循环,可使特定的DNA片段在数量上呈指数增加。这项操作简单、省时且已实现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重要工具。本文将阐述近年来几种PCR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一、PCR固相分析 1988年Syvanen等首先将 DNA固相技术引入PCR扩增产物的定量研究中,该法采用了DNA的5’端被生物素(biotin)修饰的PCR引物,使扩增DNA序列的末端均带生物素,接着在溶液中用同位素标记探针与扩增序列杂交,杂交链借5’端生物素结合在能与其特异结合的亲合素(avidin)包被的固相载体上(即  相似文献   
4.
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简称PCR)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异性DNA体外扩增技术 ,它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特异性强等优点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就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分子生物学、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INTRODUCTION Plants have defense mechanisms against patho-gen infection by inducing systemic resistance in re-sponse to localized pretreatment with biological cotrol agents, thus making them resistant to subsequpathogen infection (Caruso et al., 1999; Hammschmidt, 1999; Mohammadi and Kazemi, 2002; yada et al., 1995; Pozo et al., 2002; Ray et al., 199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pathogens has receivmuch more atten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plants amicroorganisms symbiosis is a defense m…  相似文献   
6.
原子、原子核内容包括α粒子散射、能级、天然放射性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核子、中子、质子、原子核、核能、质量亏损、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等,以及原子核式结构、半衰期、核反应方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等规律.所涉及的基本方法,由于知识点相对分散,要加强对物理现象本质的理解,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根据已有的规律和事实、条件作出新的判断.在核能的计算时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也很高。  相似文献   
7.
<正>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如何命名的?怎样理解其识别序列的特异性和切割位点的特异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目前主要以Smith和Nathans的命名系统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影响聚式酶链式反应实验效果的基本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聚式酶链式反应(PCR)实验中影响其扩增效果的多种因素,寻求反应体系中理想的各因素浓度配比。选取含5+10优质亚基的小麦品种为材料,以特异扩增1DX5基因PCR实验为例,从模板DNA、引物终浓度、Taq酶、二价镁离子、4dNTPs混合液、缓冲液浓度几方面入手,通过设计梯度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6个基本因素,缺少任何1个都扩增不出产物。在反应总体积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选用32 ng/μL,Mg2+终浓度2 mmol/L,Taq酶1.2 U/25μL,引物0.8μmol/μL,4dNTPs0.3 mmol/L,缓冲液1×buffer最为合适,能扩增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教材及文献资料的分析论证了DNA转录不需要“单独的”解旋酶,以求解决目前困扰教师和学生们的这一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10.
恩里科·费米(1901~1954),193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2年创造了第一次原子核的链式反应.费米还是一位善于启发人的教育家,他提出一种处理难题的思维方式.他说,你听到一个问题,可你对问题的答案丝毫都不知道,你肯定会认为所提供的信息或已知条件太少了,因而无法解决.但是这个问题被分解成几个次级问题,每个问题不用求教专家或书本都能解答时,你就接近于得到准确的答案.这类问题称为费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