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重要的水生药用维管植物—芡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概述了芡实的形态特征,生态产地,化学成分,药用疗效及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芡实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MS+6-BA1.5mg/L+NAA 0.2mg/L作增殖继代培养基为宜,以在MS培养基+蔗糖20g/L+琼脂5.0g/L中添加6-BA(0.1mg/L)+NAA(0.1mg/L)作生根培养基为宜,生根率最高.适当浓度的6-BA对芡实的不定芽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BA和NAA配合使用可促进芽苗生长,对改善芡实植株组培苗质量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冬令进补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它的科学性是勿庸至疑的,但是有的人,特别是爱美女性,一听到“补”就会想到肥胖,其实进补只要合理,根本不会导致肥胖。  相似文献   
4.
芡实中的三个环二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睡莲科芡属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成熟种仁芡实的环肽成分.芡实药材经95%甲醇回流提取后,通过硅胶,Pharmadex LH-20凝胶,RP-18反相柱层析进行分离,从中分离鉴定了3个环二肽.其结构经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环(苯丙-丝)(1),环(丙-脯)(2),环(苯丙-丙)(3),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之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生蔬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500年前就有栽培记载。特别是早熟花藕、水红菱、两熟茭以及太湖莼菜、南荡鸡头等"水八仙"在国内闻名遐迩。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传承和开发具有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水生蔬菜产业,已成为发展苏州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随着各级对水生蔬菜产业的重视,不断加大投入,使其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苏州水生蔬菜产业的大发展,与一个人深深地联系在一起,他就是苏州市蔬菜研究所鲍忠洲老师。  相似文献   
6.
《父母必读》2012,(7):45
夏天患热伤风,除了吃药外,还可以用一些食疗方法辅助治疗。竹叶苹果水鲜竹叶加菊花、苹果一起煮水,能清热、平燥、去火,对疾病恢复有帮助。芡实饮用芡实煮水给孩子喝,可以去湿、开胃。荷叶粥鲜荷叶洗干净后切成碎末,与粳米一起同煮成荷叶粥,对疾病恢复和脾胃健康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7.
钟亦 《健身科学》2014,(4):32-32
说起鸡头米,北方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其实它就是芡实.是一种苏州特产。由于芡实果实上花萼退化的部分形如鸡喙.所以大家就给了它“鸡头米”这个亲切也贴切的俗名。苏州人种植芡实不是欣赏它怪异的形状.而是品尝它别样的口味和营养功效.因为鸡头米也是一味具有健脾补肾作用的中药。而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鸡头米是一种十分值得尝试的好食材了。  相似文献   
8.
芡实本属于中国中部、南部各省种植生产,在充分利用芡实的经济价值之外,考虑到芡实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因此,本试验以芡实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试验的方法,分析其对不同富营养化等级水体吸收的情况,结果显示:在不同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的去除率在77.46%~92.84%,总磷的去除率在:64.65%~87.31%。芡实在处理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的水质均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去除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芡实醋饮料调配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以芡实醋和滁菊提取液为主要原料,以模糊综合评价分数和透光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结果表明,芡实醋饮料的最佳配方是芡实醋添加量10%、滁菊提取液添加量30%、复合甜味剂添加量9 g/100 mL和甜味剂赤藓糖醇与白砂糖比例2∶3.芡实醋饮料最佳澄清方案是壳聚糖添加量0.5%、处理温度35℃、处理时间60 min.经调配和澄清的芡实醋饮料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芡实的产业发展状况、营养及保健功能、加工脱壳和保鲜技术以及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综述,分析和讨论了芡实脱壳加工、保鲜技术及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