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獒     
沈习武 《少年月刊》2015,(Z1):69-75
一、勇敢的母獒夜静极了,狼的嗥叫声不时从高原深处传来。在藏北高原上,一个用牦牛毛编成的帐篷里,两个人正在熟睡。一位是上了年纪的藏族老人,叫尕仁。另一个是老人收养的汉族孤儿,叫尕娃。前两夜,狼群不时骚扰羊群,两人都没有睡好。今夜,趁狼群没有来的间隙,两人睡得格外香甜。半夜里,尕仁起来检查了一下羊群,发现羊群安静地挤在一起。十几头家养牦牛,安静地卧在羊群旁边。牧羊  相似文献   
2.
高原美丽的"格桑花"——这是西藏那曲人民对彭燕的赞美。12年前,当西藏那曲军人在冻土层里栽下1000株杨树时,20岁的彭燕从成都军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走上藏北高原。今天,那曲军营只剩下一棵树,也只剩下彭燕一位女性。彭燕和小树一起,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生长,四季不败。小树和她,是藏北军营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赵玉萍  张宪洲  王景升  沈振西 《资源科学》2009,31(11):1988-1998
本文利用1982年~2003年GIMMS每15d合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Index,NDVI)数据集和藏北高原8个气象站1981年~2003年逐月气象资料,用相关分析研究了NDVI与6个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及其时气候因子的时滞响应情况,同时计算了气温、降水和风速3个气候因子与NDVI的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①除噶尔和改则之外,6个站的NDVI与同期月均气温、月均最高气温、月均最低气温、月均相对湿度和月降水量都呈高度正相关(P<0.001),其中与月均最低气温的相关性最好,NDVI与当月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那曲>索县>安多>当雄>班戈>申扎;月均风速与藏北高原草地NDVI呈高度负相关(P<0.001;当雄除外,为D<0.05);②NDVI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有滞后效应:改则和噶尔NDVI对气温滞后3个月,其它6个站滞后1个月;噶尔NDVI对降水的滞后期为2个月,其它7个站均滞后1个月;申扎和改则(噶尔)NDVI对空气湿度分别滞后1和2个月,其它5个站无滞后;那曲、安多、班戈和申扎NDVI对降水的累积滞后期为1个月,当雄和索县为2个月,改则和噶尔为4个月,NDVI对降水响应的累积滞后相关系数从东到西呈降低趋势;③除改则和噶尔之外的6个站NDVI变化受气温的影响大于降水;在气温-降水-风速组合下,除改则和噶尔之外的6个站NDVI第一相关因子仍是气温,但索县、那曲、班戈和申扎属于气温-风速-降水驱动型,安多和当雄属于气温-降水-风速驱动型.藏北草地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受植被类型、海拔、年降水量和年平均风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西藏高原最为重要的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就地理与气候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对AM真菌的孢子密度、侵染强度、丛枝丰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西藏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维持、草原植被的恢复和重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林云帆 《知识窗》2007,(5):14-15
在前几年掀起的“西部探险热”中,青海可可西里无人区、藏北高原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曾备受人们的青睐。可如今,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乌尔禾。却引起了中外旅游、探险者的关注。这不仅因为附近有著名的成吉思汗山及翠绿如宝石的自然风光,更主要的是荒漠深处还有座神秘的“城堡”。地质学家称它为“风魔城”,哈萨克人叫它“鬼城”,为探其真容,记者一行专门到此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谭美华 《军事记者》2012,(12):46-47
2012年春节,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率"便民为兵服务流动医院"深入藏北高原巡诊,笔者和记者唐皓受命追踪采访。此次采访具有"三高"特点:高海拔、高要求、高难度。笔者和唐皓记者一道,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采写出一系列报道,得到了不少同行和读者的肯定,也积累了一些在逆境中抓现场新闻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7.
无名女兵     
王宗仁 《高中生》2012,(22):52-53
深秋的黄叶,在寂寥的天空凄然飘落。我走进这覆盖着碎石、荒草的枯原,寻找昔日的梦。是找她吗?一个长眠在世界屋脊上的女兵。是。又不全是。军营生活二十七载,我从南到北走过不少地方。每到一地,我都有个习惯:瞻仰烈士陵园。站在那圣洁的纪念碑前,望着那一座座坟茔,我常常对那些遗骸天涯、埋骨他乡,以山河为归宿的前辈和同辈烈士们,产生一种深切的敬意。  相似文献   
8.
毕淑敏 《课外阅读》2010,(13):26-27
“我”是谁?是——千干万万曾经和正在保卫祖国的边防军战士。 整整40年前,我有幸成为这支庄严队伍的一员,奉命把守在海拔5000公尺的藏北高原。那时,“用鲜血和生命誓死捍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是每天都振臂高呼的口号。某夜,我们之中一位年轻的士兵,中弹扑倒在万古不化的冰雪上,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严酷,因其低氧而被认为是人类居住的最极端环境之一。人类何时开始登上这片荒原,一直是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关注和争议的焦点。青藏高原3万年前就有人居住科学家在藏北高原色林错湖东南岸70米高的古湖滨阶地发现一批石器,被证实其年代可能为距今4万~3万年,这为藏族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征服高原的人类提供了考古证据。近日,科学家通过现代藏族人群的基因分析,从遗传学角度系  相似文献   
10.
高原乐垂钓     
黄家双 《钓鱼》2013,(10):63-63
在海拔4700米的藏北高原伦坡拉,除了要忍受严重的高寒缺氧、强紫外线辐射之苦外,最难耐的则是寂寞。那时候,我们援藏石油工人除了搞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外,便是自找乐趣,三五成群在荒原散步,而最过瘾的莫过于高原垂钓——去扎加藏布江钓珍贵的湟鱼。扎加藏布江是无污染的洁净河流,蜿蜒曲折,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