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57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了高度概括,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八荣八耻”讲话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新闻媒体一贯声称客观公正是它们处理新闻事件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在与政府严格管制新闻媒体斗争的过程中,西方媒体还打着客观公正的旗号,在争取新闻自由的过程中,为自己拓展出越来越宽裕的"呼吸空间"、利润空  相似文献   
3.
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视野     
学习在“地球村”做人;西方人比中国人富多少?;现代化什么;教育改革的产业化陷阱;教育研究月刊(台湾)第138期;技术及职业教育双月刊(台湾)第85期。  相似文献   
6.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应遵循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只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在班级树立正气,教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所以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学生和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时常恩前想后,惟恐处理不当,给学生留下什么“偏心”的话柄。殊不知。我们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性格迥异,即使犯同样的错误.其原因未必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位学生,还是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教育者大可不必拘泥于一味的公平公正.而应该因人因事地处理问题,大胆地来点“偏心”,以真正达到我们期望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7.
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社会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二是教师自身把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前者被称为"师德规范",后者被称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的形成和提高,被称为"师德成长"。我国2008年又一次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规范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笔者认为,师德规范只是师德成长的外在标准,师德成长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8.
鲍欣钦 《教育导刊》2005,(10):13-15
幼儿园班级规范是指在某种程度上为班级幼儿和教师所接受并履行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作为一种参照系来调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每个班级成员行为的调节器.班级规范是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文化是创新的母体,与创新相互激荡,相互促进.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的统一体,是自主创新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重视和加快创新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因此,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