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当地人关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知识对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影响重大。规划内容与当地知识体系能否兼容,决定了规划方案的成败。在西藏山南地区的小康示范村(县)规划中,通过访问、画图、野外调查和阅读地方志充分挖掘了当地知识;选用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分析矩阵(SWOT)评估当地知识,筛选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的知识,将其融入规划方案。结果表明:①农牧区的当地知识具有感性强、双重性、传统性和发展滞后等特点,知识构成能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②当地知识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人居环境美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有积极的作用;③以当地知识为基础的乡村发展规划,经过规划人员、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的交流后,获得了农牧民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藏山南地区无偿献血的构成情况,进一步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方法回顾性对西藏山南地区2009~2013年无偿献血档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藏山南地区自愿无偿献血人次显逐年递增的趋势,18~35周岁无偿献血者占70.7%,男女比是3.4:1,藏汉比是1:2.4,军人、公务员占献血人群19.1%和15.4%,高中及以下占58.9%,首次献血占62.7%,一次献300mL、400mL比例逐年增加,血型分布B〉O〉A〉AB。结论西藏山南地区无偿献血量逐年递增,以B、O血型为主,存在性别差异,民族献血意识的差异,献血者的文化程度偏低,以军人、公务员、外来务工为主要献血人群。  相似文献   
3.
李文东 《考试周刊》2012,(77):17-18
西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神秘的气息.藏族民居则一直以来由于其与众不同的环境和宗教信仰而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山南作为藏族的发源地.更是引发了人们对这个地区的好奇。本文希望通过对山南地区藏族民居类型和室内空间特色的初步介绍,使人们对山南及藏族民居有初步的了解.从而使更多的人关注西藏。  相似文献   
4.
西藏山南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引起的沥青路面病害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路面的耐久性.本文以该地区沥青路面的调研资料为基础,对路面病害进行特征描述与原因分析,总结归纳出该地区的沥青路面破坏形式.通过分析,得出该地区沥青路面病害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沥青过早老化;泛油;路基冻胀引起路面破坏;路面变形;水损坏;路面开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泽当(1980~2011年)32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利用差值订正公式对西藏山南地区的4个景点(勒布沟、桑耶寺、羊卓雍湖、哲古湖)的自动气象站的短期气象资料进行订正延长,通过对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适当性标准的计算,得出订正结果是适当的。通过对泽当及山南地区主要景点的人体舒适指数和体感温度的计算、比较和分析,得出本地区的人体舒适指数的时间分布特征为:泽当的6、7月和5、8和9月,分别为非常凉爽、非常舒适和较凉爽舒适;勒布沟景区7、8月为较舒适的季节;桑耶寺景区6、7月和8、9月表现为非常舒适和较舒适;羊卓雍湖和哲古湖景区全年均偏冷,相比而言夏季较舒适。32年来乃东县及各景点夏季的舒适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利用体感温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分析,得出了乃东县在夏半年较凉爽舒适;在冬半年严寒。乃东县的最佳旅游时间为6月和7月,5、8和9月次之,不适宜在冬季旅游。以上研究结果全面、详细的研究分析了西藏山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气候资源,可为西藏山南地区旅游事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和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