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3,(11):37-37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日前宣布:5月12日,国家大科学工程HT-7U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第一个超导中心螺管原型线圈成功通过了性能测试,这是HT-7U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标志。 中心螺管线圈是HT-7U装置主机最重要的关键部件之一,也是建造此类核聚变实验装置最具挑战性的技术难关。等离子体所研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低温工程委员会(International Cryo genic Engineering Committee)的主持下,第13届国际低温工程学术会议(ICEC 13)于1990年4月 24-27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  相似文献   
3.
金属是电的良导体,陶瓷、高分子材料是电的绝缘体,这些已成为我们的常识。其实无论是金属还是陶瓷,它们都是有电阻的,只不过电阻率高低不同而已。金属一方面造福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不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6):543-543
高能物理所与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低温超导除铁器。该除铁器的关键核心部件——低温超导磁体,是高能物理所运用建造大科学装置“北京谱仪”所掌握的超导技术,继成功建造我国最大的单体超导磁铁后,经过近两年的攻关研制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曹海霞 《物理教师》2002,23(7):45-46
超导电性是于 1 91 1年由卡末林·昂内斯 (Kamer lingh -Onnes)在莱顿 (Leiden)实验室发现的 .但是 ,由于当时发现的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极易受到磁场影响而被破坏 ,使得人们对超导电性的实际应用的一些设想无法实现 .直到 2 0世纪 60年代 ,科研工作者发现具有实用价值的超导材料后 ,才使早期的设想得以实现 .目前 ,超导电性的应用已逐步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一门实用技术 ,并在交通、医疗、工业、国防和科学实验等领域里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直到 80年代中期 ,随着以YBaCuO、BiSrCaCuO这类材料为代…  相似文献   
6.
《大众科技》2011,(4):5-5
商用1.5T超导磁体在南京丰盛超导技术有限公司正式下线。这是我国首次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掌握和生产超导磁体这一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打破国外企业在该技术上的垄断地位,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具备超导磁共振制造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1982年,中国科学院在制定长远规划时,把超导技术作为重点发展的新技术之一。为促进其发展,组织了1983—1985年的超导技术攻关项目。该项目在数理学部和技术科学部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以学部常委、低温物理学家洪朝生教授为组长的超导技术攻关学术小组。以超导技术实用化为目标,从材料、磁体和低温技术的基础工艺入手,重点抓了6个项目10个子课  相似文献   
8.
9.
《大众科技》2008,(12):4-4
由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台低温超导除铁器,近期在北京通过了技术鉴定。有关专家高度评价这一设备的诞生,认为它彻底打破了我国超导磁体长期以来完全依赖从美国进口的局面,具有打破技术坚冰、打破垄断坚冰的破冰意义。这台新的低温超导除铁器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其核心部件——低温超导磁体,  相似文献   
10.
A new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mode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HTS) and copper conductor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 feasibility study showed that the magnets of our model can generate the 250 kg vertical suspension force. Three dimensional FEM and Design Sensitivity Analysis using the levitation gap length and cross sectional dimensions of the HTS magnets as design parameter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shape of the cross section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HTS magnet. It was found that the gap length when optimized HTS magnet was used was much larger than that when copper conductor magnet was used, while the HTS coil volume was minimum, and the perpendicular field alo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TS coil was less than 0.12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