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吕皓 《科学生活》2007,(5):12-14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对2007年世界科学发展进行了预测,其中有5个最重要的太空项目值得关注和期待。该杂志分析:浩瀚的太空有太多需要人类去求解的"谜题",在本世纪的头15年里,科学家们将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努力探测和研究太阳系、行星的诞生和形成,以及地球的生存条件。此外,火星的辐射危害、木星和土星卫星的情况,也是科学家们进一步探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电磁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时刻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文章介绍了电磁波产生的原理,分析了它对人体辐射的类型、危害程度,提出了如何防止和减少电磁波辐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鲲 《科学与生活》2009,(1):100-103
20世纪初,由于没有认识到X射线的辐射危害,人们曾经通过大剂量照射为女性去除身体上的毛发。射线脱毛一时成为风尚,但这也引发了大规模的致癌事件。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氢气爆炸,并且导致核泄漏。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通过风传播到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等一些地区。这次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使  相似文献   
5.
手机有"毒",但巨大的危害可能是在手机"退休"之后。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危害,是比香烟的危害更大,还是微不足道,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手机含有细菌、病毒和剧毒物质,倒是不容置疑的。一份新研究称,手机是细菌的温床。美国科学家在对芝加哥一个办公室里随机抽取的8部手机进行检测时发现,这些手机上的大肠杆菌的数量异常多,每部手机上的细菌数量大约是2700到4200个单位,这比每半杯饮用水中的细菌数量应少于1个单位的卫生标准,超标了成千上万倍了。这种细菌进入人体,完全可以导致流感、结膜炎或腹泻。科学家认为,手机其实很像卫生间的门把手,不仅仅会沾染细  相似文献   
6.
核科学技术中的辐射防护(或称保健物理)是旨在保护工作人员安全和健康,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辐射危害的实用性学科,是为核能利用和发展“保驾护航”的前沿学科。辐射防护是物理学和医学搭界、管理科学和技术实践交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融的边缘学科。50多年来,潘自强在保证核武器研制和核能发展中,深入到辐射防护的各个主要领域,对我国辐射防护学科体系和基础结构的建立、开拓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16-I0017
雷暴可以诱发所谓的"地球伽玛射线闪光",这种雷暴被称之为"黑色闪电",对飞机乘客有一定辐射危害【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表示,大气中存在看不见的"黑色闪电",能够对飞机乘客造成辐射伤害,剂量相当于做一次全身的CT扫描。他们声称,在商业航线的高度上,会发生"地球伽玛  相似文献   
8.
《大理文化》2010,(5):111-112
辐射机理手机是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通信工具。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其普及程度也越来越广泛。由此世界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极其悲壮的巨大规模的人体电磁波辐射试验,按人均拥有量来衡量。每百人手机拥有量要远远大于电视、电脑和其他日用电器的拥有量。在使用手机的人群里。很少有人知道使用手机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电磁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