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7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校园中有些学生对事"太较真",让人感到很偏执。偏执是较常见的一种性格特点,具有偏执心理的人,常常比较敏感,多疑又多心。经常觉得别人跟他过不去,甚至认为别人都是心狠手辣、不可交往的。这种多疑、自负、固执的心理,严重地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固执的人,但固执不同于偏执。适当的固执,为人平添一份可爱的"原则美",而偏执往往容易把人生打成死结,伤害自己,也  相似文献   
2.
王军杰 《学苑教育》2012,(17):10-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还出现了人格方面的障碍,它需要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有效疏导,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下面就中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疏导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高一新生相互了解,我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就姓名、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做自我介绍。起初,我只是觉得他们的口语表达不太准确、流利,并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身上没有优点”之类的说法频频传入我的耳中。什么,没有优点?世上还有没有优点的人?“下一次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优点。”可没想到,有的学生竟故意避开“优点”这一话题,有的学生说“真的没有优点,我身上能有什么优点?”脸上表现出一副难为情的样子。期中考试前,自我介绍勉勉强强进行了一轮。期中复习的时候,我告诉学生期中考试后进行课…  相似文献   
4.
反社会人格是反社会人格异常的简称,意思是指个体在社会上具有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倾向,具有为了利己的目的而伤害别人时永不感到愧疚的异常性格。反社会人格一般具有两个显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更有人进一步丰富补充进诸如情绪既少焦虑,也少激动;对人对事,无论轻重缓急,既无责任心也无责任感;极端自我中心;虽有关心别人之心却强烈要求别人的关心与信赖等。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反社会人格一语作为疾病主要适用于成人,在未成年人多以人格障碍或偏差的程度存在。它的主要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预防与矫治就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娟 《河南教育》2011,(3):63-63
宿舍发生内盗是学生人格扭曲造成的,也是学生人格障碍的表现,其危害程度远远超出了盗窃本身。若作为高校主体的学生中有“贼”,哪怕只是极少数现象,也应当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黄小甜 《成才之路》2011,(29):24-25
一好不能遮百丑,在学优生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优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1)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差和情感反常。表现出孤独、忧虑、不愿与人交往、悲伤,对集体不感兴趣,常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2)意志障碍。这类学优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做事半途而废,不能经受学习或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行动放任自流。(3)人格障碍。指学优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因此对学优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影响学优生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攻克法,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7.
“独二代”孩子:缘何易遭受心理疾病的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部门一项调查显示,成长在我们身边的“独二代“孩子中,自闭、攻击心理强、胆小、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问题近两年都不断在小朋友中出现,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小孩子发些小脾气,究其原因,其实他们都存在着诸如多动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孤独是很多手机依赖者面临的最大挑战,要避免手机依赖行为,就要引导大学生如何勇敢地面对孤独,并学会如何以适宜的方式排遣孤独。问题提出手机依赖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萌生的新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手机依赖会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引起个体的孤独感、疏离感、抑郁、焦虑、退缩、社交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与行为的不适,其中现实的孤独感是手机过度使用者感受到的负面影响。由于青年学生花费过多时间在移动互联网上,相应地在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9.
如何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正是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奥林匹克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如何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运动,以期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文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分析福克纳<圣殿>小说中金鱼眼的自恋情结,以便从一个新的视角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圣殿>中金鱼眼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