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从写作活动的整体流程来看,情感的投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环节。情感活动过程是潜意识与意识的相互作用的互补过程,最初的产生阶段呈现明显的无意识状态,情感的结果却处于较清醒的显意识状态。写作流程中的情感是一般情感的特殊表现,具有间接性、主动性和集合性等特点。写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动机的萌发、材料的选择、表象的塑变以及结构的组织都体现着主体情感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异化劳动"概念虽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成熟概念,但在马克思哲学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黑格尔现象学方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维方式深刻启示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运思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为二者的巧妙结合,但这种结合却无法归结和还原为二者的简单相加,它彰显着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运思的独特哲学视野;哲学思维框架内实证的经济学研究也孕育着马克思思考人的现实存在的切入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王雪梅 《现代语文》2013,(4):104-105,161
机关文书语料库是实用文写作教学进行运思训练和语体训练的教学资源库,也是信息化时代实用文写作者自主学习的基础支撑。目前,语料库的技术和理论使机关文书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就西方传统思维模式走出困境做出思的努力,其意指诗意运思的道路即老子之道.然而,笔者认为,在最本原的层面,老子之道实相通于海氏存在论,而其诗意运思之道路,在某种意义上与老庄达于道境界的体悟之途有可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5.
历来论所谓“清雄”,并不能淹概苏诗全貌及诗艺术精神之底里。其曲折吐露,暗蕴机微,落笔超迈,意象间关合无垠;运思结构擒纵无端,脉液流传一无性挂碍等呈现出来的“灵妙”,当是苏诗艺术性之内外融一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主体能力的角度,全面考察写作过程的实际,经过继承和借鉴、开拓和创新,“物(?)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逐渐形成。“物(?)感”是写作的第一重转化,即内化,它是写作的开始;“感(?)思”是写作的第二重转化,即意化,它是写作的关键;“思(?)文”是写作的第三重转化,即外化,它是写作的终结。  相似文献   
7.
一、何谓“反押题”作文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时兴一种趋势:故意回避现实的热点问题,淡化时政色彩,有的偏离学生生活学习成长实际,有的超出作文一般审美常理和出题思路,频频出现一些像“忙”“安”等独词、独语、短语式的话题或命题考试作文。其特征表现为通俗、常见、平实等。2008年江苏语文考后第三天,《扬子晚报》登载小、中、大学生、研究生各四篇试写作文《好奇心》,结果一小学生作文才压群芳,得66分。  相似文献   
8.
英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的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与写作的其他活动相比,选材与运思需要更多的时间,最多高达总写作时间的65-85%.由此可见它在写作环节中的重要性.网络平台在教育中的应用给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生机.本文从英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的研究角度探讨怎样进行网上英语写作的选材与运思.  相似文献   
9.
文以意胜,而意又贵在独到,游记文尤其如此。同样是山川名胜摆在你的面前,同样是游兴览趣充溢你的心中,你要写什么,你能写什么,怎样把它表达出来,全凭你的谋化运思。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除了《幼学纪事》外,其余三篇均为游记文,它们都是视角独到、机杼独运之作,若能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认真体味,定能获益不少。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遵循唯物史观,作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历史性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各项战略部署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化解社会矛盾的进程中逐渐形成包含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在内的思维方法体系。其思维方法的特点,就是它的运思特征,表现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整体性与部分性统一以及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这一思维方法体系有效拓补了治国理政的方法论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