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李森林  张乐  李瑾 《科学学研究》2023,(10):1737-1746
测量和解析个体对人工智能的风险感知是研究其社会影响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构建多指标多因素结构方程模型(MIMIC),从4方面测度了青年群体对人工智能的风险感知水平,并考察了8类风险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青年对社会、伦理、法律、国家安全、政治等具有长远性和集体性特征的社会风险因素的评价正向强化了其对人工智能整体属性的风险感知,而对经济、技术、人身安全与财产损失等具有近期性和现实性的个人风险因素的评价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当代青年对人工智能风险感知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远虑”而非“近忧”,体现出该群体对待新兴技术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法理性的深度忧患意识。在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进程中,应从国家战略高度和法律伦理的角度强化对人工智能隐性风险的治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公众的远虑近忧,夯实新兴技术落地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近忧具体体现以及解决近忧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作者应《新疆粮食安全研究》课题组的委托,在实地调研和对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的粮食安全进行了思考,认为:粮食生产蚀本,农民无利可图;谷贱伤农老话,政策执行太偏;统一掌控粮源,未必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安全,放开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