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爱因斯坦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关于自然界统一性的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是引导他取得一系列科学成就的指导思想,并已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对科学的进步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的5篇论文及其意义,介绍了爱因斯坦学生时代的生活特征及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纪念的目的在于倡导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提高广大公众的物理学意识.  相似文献   
3.
黄璐  黄微 《巢湖学院学报》2006,8(3):105-110
借2005年世界物理年、相对论发表100周年、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的历史契机,从结合于体育实践的角度对伟人爱因斯坦进行了迟到的追忆,从中体会到其及予新世纪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启示,并感悟到竞技体育的“绝对”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世界的宇宙秩序之和谐(世界秩序之美)的追求是爱因斯坦锲而不舍进行科学探求的动机;和谐是爱因斯坦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研究方法之真);把科学理解为和谐(科学运用之善),全面理解科学的本质使命,是爱因斯坦科学的人文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加缪之所以饮誉于世界文坛,是与其独特感受世界的方式描摹并刻画着"疏离"、"荒诞"、"反抗"、"自杀"、"自由"与"正义"为重大主题的戏剧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更需引起关注的是,他以高瞻远瞩的视域警醒地审视着当下人类现实的处境,强而有力地明示了己身存在意义所隐含的生命意识——"活得最好"与"活得最多",导出了"荒诞"意识背后隐潜、凝现着的种种生命精神与真实存在,势必给予人们可贵的生命思想以最新指引。  相似文献   
6.
Taking Wittgenstein's love of music as my impetus, I approach aporetic problems of epistemic relativity through a round of three overlapping (canonical) inquiries delivered in contrapuntal (higher and lower) registers. I first take up the question of scepticism surrounding ‘groundless knowledge’ and contending paradigms in On Certainty (physics versus oracular divination, or realism versus idealism) with attention given to the role of ‘bedrock’ certainties in providing stability amidst the Heraclitean flux. I then look into the formation of sedimented bedrock knowledge, or practices of knowing, by comparing Wittgenstein's remarks on animal habituation and initiate training into human forms of life. In the latter case, mastery of techniques—our common education—secures agreement in judgment. Finally, I entertain Wittgenstein's obscure references to Einstein's Relativity in Zettel, showing initiate training as a way of ‘setting the clocks’ with variable degrees of certainty, relative to the language‐games played. Together, these three approaches help us to stop the ‘endless circling’ when philosophers try to address knowledge questions through the logic of object and design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ropositions and things. Instead, attention moves to the way we educate our children and how we employ agreements and bedrock certainties in practices.  相似文献   
7.
诗人蒲柏曾给牛顿拟过一个碑文,后来虽未予采用,但该诗却流传甚广,很多关于牛顿的文章都引用过它。其后,另一个英国诗人J.C.斯奎尔,按同样的形式又续了一首诗。对于后一首诗准确的理解和翻译,曾经引起了一场很热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规范理论的创始人外尔,在1918年运用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思想和方法,把“尺度相对性原理”同“运动相对性原理”相比较,大胆地提出了规范不变性原理,这勇敢的一步在得到了爱因斯坦由衷赞赏的同时,也遭到爱因斯坦的严厉批评,可贵的是外尔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自己规范不变性原理的思想。文章使用“剩余结构”理论详细分析了规范理论发展的这关键一步,有利于深刻理解规范不变性原理与数学和物理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加缪逐步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热点,随着加缪《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作品的引进出版,论文、论著等相关研究成果数以千计,其中大多探讨加缪的文学创作、社会活动、作品艺术、哲学思想,对加缪传记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从编辑出版学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还原与现代阐释相关理论思路,对加缪的传记进行比较分析,既可以拓展加缪研究的路径,也有助于把握数十年来本专题研究的脉动与流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爱因斯坦在20世纪的物理学中,所作出的巨大而显赫的贡献。然而就连这样一位超越时空的科学泰斗,居然也屡遭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他的冷遇与"嘲弄",从而揭示了诺贝尔奖也存在着不公正性。并将此结合诺贝尔物理学奖百余年的辉煌,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