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浙江经济的发展质量,必须加快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而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是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为此,特引入创新的企业管理理论SDN,并以此为研究视阈,从管理层面探讨SDN对转变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以及转变对策.  相似文献   
2.
描述物流信息化复杂系统的现况,借助IDEF(ICAM DEFinition Methods)方法按照粒度由大到小的思维来分解复杂系统,并按由小到大的粒度来进行复杂系统的实施,可实现子系统间的高速衔接,控制企业推进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体技术的企业供需网协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琪  徐福缘 《预测》2003,22(6):51-55,77
供需网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通过协作对相关企业各类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以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全球范围的战略联盟。然而供需网协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智能主体(A—gent)在供需网中的概念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基于Agent的供需网协作管理方法,给出了多Agent供需网系统形式化描述结构,为供需网管理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Logistic模型,以节点企业的知识存量指标为量化分析指数,分析供需网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通过对供需网中合作体企业与其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协同创新,以及合作体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协同创新建模仿真研究,定义企业创新驱动水平,并得出企业创新驱动水平是否相当是维持供需网企业知识协同创新能否高效益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创新驱动水平较低的企业可以通过“阶梯式”的方式实现自身创新驱动水平的螺旋式稳定提升.  相似文献   
5.
SDN的复杂性及其协同发展的一般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静  徐福缘 《软科学》2004,18(1):6-8,12
文章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论证了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并对其复杂性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DN协同发展的三维空间层次结构模型,并对SDN协同发展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建立智慧社会涉及的关键概念及其技术特点,分析在音视频集成领域中技术策略、应用场景随之而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倪明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9):98-101
从知识管理流程角度,系统地分析SDN企业实施知识管理(KM)的软件系统需求,给出该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数据需求、用户界面、流程图及相关说明等内容;同时,指出该软件系统在实现KM时充分体现供需网理念及特征。  相似文献   
8.
SDN网络结构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其节点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的独特模式,及供需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在Web的动态环境下,有效利用Web挖掘技术来搜索合作伙伴企业的信息将有助于SDN企业发展,Web挖掘结果将辅助支持SDN企业决策者制定供需合作伙伴决策,以达到减少合作成本、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合作创新是提高供需网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供需网合作创新伙伴选择中存在的诸多难以量化的不确定因素问题,根据供需网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从知识、技术、资金、文化、信息和信任6个方面建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伙伴指标进行熵权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候选合作伙伴与最优合作理想解的距离确定候选合作伙伴。工程实例的应用结果初步验证了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熵权综合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宗传宏  何静 《情报杂志》2006,25(10):73-75
运用复杂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协同发展的内涵和机制,对SDN协同发展进行了数学描述,并给出了SDN协同发展的判定条件;进而从时间维、空间维和功能维的角度分析了SDN协同发展的三维空间层次结构模型,并对SDN协同发展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