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扫描电镜对澜沧荛花Wikstroemia delavayi花部的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旨在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花部发育形态学资料。澜沧尧花花部的发生和早期发育呈远轴面向近轴面的顺序,但这一式样由于近轴面的器官在早期发育之后生长加速发生了转变。因此,花开放时所表现的所谓辐射对称,显然是由同一轮器官的异率生长所导致的次生现象。花盘发生于花萼筒基部的远轴面上,与花萼、雄蕊的发生间隔时间较长。花盘原基在下轮雄蕊着生处凹陷或间断,与之相对应,花盘裂片与下轮雄蕊呈互生。由此,花盘显然不是花托的一部分,也不是象花萼、雄蕊和心皮一样的独立结构,将其解释为雄蕊群的一部分更合理。花盘的发生和早期发育及其着生位置同其他花部器官的发生和发育式样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对进一步阐明瑞香属Daphne和荛花属Wikstroemia的系统发育关系具有—定意义。根据对雌蕊群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观察,该种的子房是由一个近轴面的可育心皮和一个远轴面的不育心皮融合而成的单室子房,为假单心皮雌蕊。尽管荛花属和瑞香属均属于单室产房,但澜沧荛花的子房维管束中的腹束排列于中轴位置,而目前资料显示瑞香属植物的腹束接近于侧膜位置,这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