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40篇
科学研究   14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llions of Canadians residing in Canada's northern, isolated, rural, and remote communities do not have broadband Internet access. This situation has led to a national “broadband divide.” That is, the deployment of wireline broadband is very limited in Canada's northern, isolated, rural, and remote areas because of the significant expense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wired infrastructure needed to reach dwellings in these locations.Terrestrial broadband wireless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does not entail the same kind of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As a result, there are dramatic changes in how spatial considerations affect the provision of broadband Internet services (BIS) to areas beyond the urban zone. In particular, the spatial question is now focused on assessing the capacity for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to reach profitable population bases, and brings to the forefront organizations that are developing non-line-of-sight (NLOS) technologies that would permit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over much greater distances than current solutions.We begin this paper by establishing the importance of broadband connectivity to Canada's northern, isolated, rural, and remote communities. This discussion comments on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in the provision of broadband connectivity to residents of these communities, and outlines the current regulatory issues that govern wireless services and policy formulation.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pproaches in the study of wireless broadband planning and deployment. Case study findings suggest that GIS applications can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analysis of wireless deployment plann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ireless signal sources and consumers, and to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errestrial wireless broadband networks. We conclude the paper by discussing how the GIS approach employed could be used to inform the public policy process with regard to increasing access to broadband Internet services in all regions of the country, and thereby providing the opportunity for all Canadians, regardless of location, to fully participat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局域网的扩容——谈无线网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无线网接入的基本方式。并根据图书馆局域网现状,提出了无线网在图书馆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3.
移动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又一新型学习模式,如何充分有效地使用移动通讯技术来辅助远程教学和学习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在对移动学习特点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构建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支持系统和移动学习中远程自主学习模型,最后对当前技术下可用的应用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为从事移动学习研究和远程教育应用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LMDS技术及其特点和主要应用,然后介绍了基于LMDS技术的校园网无线接入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提出了其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由12位模数转换器AD574A、数模转换器DAC1232、单片机AT89S52及无线收发模块TX315A构成的皮带秤测控系统,实现了检测信号的异地显示,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时间同步技术应具有高效率且节省资源的要求,给出了一种改进算法:使用时间同步有效性检查阶段的时间戳,在只发送一个小数据包的基础上实现同步功能,使所需消息传输量较传统算法少得多,既提高了同步效率,又降低了能源消耗,并兼顾了应用场合的精度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了传感器、微机电系统和网络三大技术而形成的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在国防安全、工农业领域各种控制、城市管理、生物医疗、环境监测、抢险救灾、防恐反恐、危险区域远程控制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并且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的可能的一些契合点,它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大规模就用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东黄河防汛工作整体要求和信息化建设现状,利用无线图像传输加快防汛信息现代化建设,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提供“最后一公里”宽带连接,结合山东黄河应急平台建设方案要求,其建设将成为黄河防汛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建立科学的、高效的防汛指挥系统,减轻洪涝灾害损失,确保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高校实验室智能化管理方案设计,该方案以网络为核心,嵌入式软硬件为基础,满足实验室开放管理。该方案由指纹钥匙柜,网络交换机和网络服务器组成,指纹钥匙柜实现了实验室钥匙的权限管理、实验室设备报修,网络交换机实现各个实验室网络终端的数据通信,网络服务器实现权限开放,实验室预约系统,生成报表等。整个系统使用无线WiFi数据通信,避免了布线带来的困难,增强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实现了实验室的无人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数据交换速度缓慢的问题,给出一种可用于实际的无线WiFi通信系统。该系统以智能天线和无线收发设备为基础,通过分割移动IP在链路层(L2HO)及网络层(L3HO)切换的时间点,从而避免传统无线通信在切换时间点重合时所出现的通信中断问题。由于采用WiFi网络连接,故能提供相对于传统移动网络更为流畅的用户体验效果,可较好的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网络带宽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