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6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比普通的单变量方程更能反映两者长期和短期的关系,还可以避免谬误回归问题。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地理特征,对于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以湖南省冶金及金属制品产业出口贸易与产业集聚的状况为例,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湖南省冶金及金属制品产业出口贸易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集聚有效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且集聚规模每增长1%,出口规模增长0.41%。  相似文献   
3.
Cinema Demand in Spain: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explain the decline in cinema attendance in Spain since 1968. We use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to estimate an individual demand function for cinema, with annual data and in terms of average attendance per inhabitant. We find that cinema is a luxury good and that its demand is elastic with respect to its price. We also show that television acts as a deterrent with regard to cinema attendanc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安徽省1995~2012年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出口和GDP的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检验对安徽省的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着均衡关系,且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对安徽省的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推动作用。据此,为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安徽经济持续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许港  韩先锋  宋文飞 《软科学》2014,(5):11-14,19
基于20052010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工业信息化水平与盈利能力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信息化水平与盈利能力在长短期内均表现出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且具有相互促进的累积循环效应,从而为"第四利润源"理论提供了实际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第四利润源"的驱使下,企业往往会更加注重自身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即存在一定的反哺效应;中国工业信息化水平与盈利能力的互动关系因行业差异而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外汇市场主要汇率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赤  刘潭秋 《预测》2003,22(1):42-45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外汇市场的汇率就表现出巨幅而且频繁波动的特征。由于外汇市场风险极大,因而要捕捉到汇率运动的规律就十分困难。目前,几家中国的商业银行推出了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本文着重对几种汇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发现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关系。其结果将有助于投资者制定决策并且有效地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7.
从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城镇化等角度出发,探讨我国石油需求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技术进步对抑制石油增长的作用较小,其节油空间有待提升;(2)经济结构和城镇化是拉动石油需求的主因;(3)GDP、城镇化率与石油需求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以节油为目的的能源政策不会损害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推进。结合情景分析,评估2015—2025年节油减排潜力,提出未来节油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符淼 《预测》2007,26(4):15-21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居住水平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因素。发现利率、收入房价比与居住水平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说明利率的提高长期会降低居住水平,限价、限开发房屋种类的政策是短期行为,提供低息房贷和发展中低档商品房的同时提高居民收入的方法才是长效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提高人均收入和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对提高居住水平有重要的作用。东西部房地产市场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对利率较敏感,中西部对收入和物价的变化较敏感,针对差异可选择不同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河南省1993~2009年出口额、FDI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计量方法,实证研究河南省出口贸易、FDI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出口贸易与GDP、FDI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出口贸易、FDI对河南省经济增长都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总体上都是正向响应,但出口比FDI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一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快出口、FDI增长以带动GDP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阈值协整模型揭示了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电力使用效率、电力价格因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具有的长期非线性关系,主要结论为:(1)我国经济增长对电力消费的阈值效应的机制转移发生在人均GDP增长率等于7.479%和9.184%处;(2)整个样本期间,经济增长显著推动了电力消费增长,电力使用效率的提高则是抑制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以退二进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了对电力消费的节电红利现象,但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其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异;(3)当经济增长处于7.479~9.184%的适度增长区间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有最大的节电红利效应;(4)电价的扭曲削弱了价格机制对电力消费的引导和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